預約

健康專欄

談「水腫」中醫觀

2019/12/21

 中颱敏督利雖然離台,卻留給台灣一堆水患,自然界的水災、令人傷心,如果是身體的「水災」、可就令人傷心又傷身了!

 以目前醫學上的水腫定義:「細胞間質或體腔內液體聚積過多謂之水腫。」如果進一步根據其蛋白質成分,可分成低比重(通常小於1.012)的漏出液水腫以及高比重(高於1.020)的滲出液水腫(註一),身體最常見的病理水腫可見於三處:皮膚、肺以及腦水腫(請見表一)

 

中醫如何看待水腫?

 早在隋、唐以前,對水腫已經細分成四水(金匱要略)、五臟水(內經)、十水(中藏經)與二十四水(病源),如果根據中醫的八綱辯證方式來看,這些水腫觀點可歸類為陽水與陰水兩大類(請見表二)。

 國人常有一個觀念:水腫等於腎臟病,如果腎臟出了問題(例如急性腎衰竭或腎絲球腎炎)的確會出現水腫的現象,不過、心臟病、靜脈阻塞、惡性腫瘤或者白蛋白流失,也是會有水腫的情形發生;以中醫的觀點而言,急性腎臟病的水腫比較類似中醫的陽水,慢性腎臟病則類似中醫的陰水。

 

如果有水腫、腎臟已經病變的患者,使用中藥該注意什麼?

 第一:不要相信或使用偏方、或來路不明的秘方,偏方或秘方如果真的有效,醫師就該「改行」了!第二:不要任意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等補藥,因為慢性腎病一般屬於「本虛標實」、免疫失調的疾病,如果給予補藥,可能會加速腎臟免疫異常的程度、功能更惡化;第三:中藥的使用以「科學中藥粉」為主,如果必須使用傳統水煎中藥,則必須找能將中藥藥物正確炮製的醫療院所,以去除中藥可能的副作用(例如鉀離子或生物鹼含量過高)。

 無論中西醫學、水腫治療的首要原則都是「改善根本」與「排除過多水分」,例如西醫的給予白蛋白與中醫的「培土」都是為了增強身體的蓄水能力,西醫利尿劑的給予與中醫的「滲濕利水」、則是加速水份的排出,這樣的原則似乎與目前的水災防治有點像:「多作森林保育以保持土壤的含水能力、清除河道淤泥以確保洪水的流出。」希望下一個颱風來之前,台灣能更健康、更有能力地的承擔。

 

表一:水腫常見部位

部位

臨床症狀

產生主要原因

皮膚

雙腳下肢水腫最明顯,用手指稍微壓一下,該處的液體會跑開,產生一個凹痕。

心臟衰竭,尤其是右心室衰竭。

肺臟

咳嗽、呼吸困難、急性肺炎

左心室衰竭、腎衰竭、成人呼吸不全症候群

腦部

頭痛、頭暈、甚至呼吸受到抑制

創傷、腦膜炎、高血壓

 

表二、中醫水腫觀點

類型

臨床症狀

治療原則

常用中藥

陽水

臉部迅速浮腫、繼而全身浮腫,並經常伴有口乾、發熱、怕風、便秘的情形。

散風清熱、宣肺利水

麻黃、桂枝、白朮、魚腥草、連翹

陰水

腰以下水腫為甚、容易疲倦、面色黃、胃口差、怕冷、腰酸

溫甚散寒、化氣利水

附子、肉桂、乾薑、人參、車前子

                                                                                                    (製表12:陳勇利醫師)

註一:Robbins pathology, pp36-37

 

                                                                                        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 中西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