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分裂?談精神分裂症之中醫觀

2019/12/21

「最近看電視一下子笑、一下子哭,容易發脾氣、睡不著,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特徵為思維、情感和行為上出現紊亂的症狀,產生一些所謂的「正性症狀」,例如:容易妄想、幻覺等,以及一些「負性症狀」,例如面無表情、不想說話以及人際退縮等等症狀,這些面無表情的症狀、西方學者Kraepelin曾經於1896年以「早發性痴呆」來形容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盛行率大約為千分之1.4-4.6,發病的年齡多在15歲到45歲之間,男生與女生的比率大致相等,不過一般男性發病的年齡較早,至於發病的原因西醫認為與遺傳體質以及生活壓力有密切的關係,常見的診斷類型請見表一。

精神分裂症中醫怎麼看?

中醫將這個疾病歸類於「癲病」與「狂病」範疇,中醫古書《難經‧五十九難》對於精神分裂症曾有一段生動的描述:「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饑,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居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至於產生癲狂的原因,中醫一般認為是由於「喜、怒、憂、思、悲、恐、驚」(簡稱七情)這些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的平衡與調節,導致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所致。

中醫治療上基本上分成「癲」與「狂」兩大類,癲症的症狀包括表情淡漠、不想說話、外觀不潔,有點類似西醫的「負性症狀」,中醫狂症的症狀包括面紅目赤、容易叫罵、自我幻想,則相當於西醫的「正性症狀」,詳細的治療則細分為氣鬱、痰濁、肝火與氣血兩虛這四種常見類型(請見表二)。

人有七情六慾,隨著特殊事件、情緒有所起伏,這是相當自然的,中醫養生強調「順心則能養心、養心則能養身」,如果下回有什麼令您「怒」、或「喜」的事情,不妨等等、讓時間撫平這些情緒;「醫師、您支持藍的或綠的?」我的回答:「我支持您的健康。」

 表一:精神分裂症常見類型

類型 臨床症狀
混亂型 情感反應不適當、外觀不潔以及經常莫名其妙地發出笑聲。
妄想型 以妄想(如被害妄想或誇大妄想)和聽幻覺為主要特徵。
緊張型 不想說話、拒絕現象,身體常呈現僵直狀態、重複行為。
殘餘型 情感淡漠、輕微的聯想鬆弛,但沒有明顯的妄想及幻覺。
單純型 工作原動力以及企圖心逐漸消失,但是通常不會發生幻覺或妄想

 表二:中醫治療精神分裂原則

中醫證型 臨床症狀 常用中藥
氣鬱 胸悶、情緒低落、脈弦緊 香附、丹皮、柴胡
痰濁 多疑、心神不寧、脈滑 陳皮、半夏、竹茹
肝火 口乾、哭笑無常、便秘 大黃、石膏、 知母
氣血兩虛 腰膝酸軟、食慾銳減、脈弱 黃耆、當歸、杜仲

                                                                     (表12 / 陳勇利醫師)

                                                                                      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 中西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