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中醫看更年期:多臟腑調理,養出好氣色!

2025/04/02
 

中醫看更年期:多臟腑調理,養出好氣色!

112年底.小倫醫師連續兩次講座分享女性中醫更年期保養法,聚焦於女性中醫更年期的調理法則。更年期並非單一系統的變化,而是多臟腑協同運作的結果。中醫強調整體觀念,從陰陽平衡、氣血調和的角度入手,針對不同臟腑系統進行個性化調理,幫助女性更平穩地度過這一重要的生理階段。

 

中醫認為更年期症狀涉及多個臟腑的功能變化:

1. 腎虛:潮熱、盜汗、失眠

 

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與發育。隨著年齡增長,腎氣漸虧,陰陽失衡會引發潮熱、盜汗及失眠等更年期典型症狀。

  • 調理方法:滋陰補腎,如熟地黃、山藥、枸杞等中藥,搭配針灸補益腎氣,能緩解腎虛症狀。

2. 肝氣鬱結:煩躁、抑鬱

肝主疏泄,影響情緒調節。更年期肝氣不暢會導致煩躁、抑鬱,甚至情緒大幅波動。

  • 調理方法:疏肝解鬱,常用柴胡、玫瑰花、香附等藥材,並結合按摩肝經穴位,幫助舒緩情緒壓力。

3. 脾虛:疲勞、氣血不足

脾為「後天之本」,負責氣血的化生與運輸。更年期女性脾氣虛弱,容易出現疲勞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 調理方法:健脾補氣,如黨參、白術、茯苓,配合簡單運動如散步或八段錦,增強氣血運行。

4. 心神不寧:心悸、焦慮

心主血脈與神志,更年期女性容易因心神失養而心悸、睡眠品質下降,甚至伴隨焦慮與煩悶。

  • 調理方法:安神養心,常用酸棗仁、柏子仁等,幫助穩定心神,提升睡眠質量。

 

臺灣更年期女性的體質特點

小倫醫師在臨床中發現,台灣中南部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因氣候變遷與飲食習慣,多數呈現陰虛火旺的體質。這類體質常見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失眠、容易上火等。然而,許多女性在冬季依舊遵循傳統進補習慣,如食用麻油雞、羊肉爐等高熱量滋補食物,反而可能導致身體「火氣上升」。

 

過度滋補的常見問題

  • 經血量暴增:進補導致血熱加重,影響月經周期。
  • 胃痛、頭痛:過量進補容易刺激胃腸,導致胃火上升,引發不適。
  • 皮膚問題:火氣過旺可能誘發青春痘、痔瘡等問題。

 

小倫醫師建議:更年期女性應減少進補量,選擇清補食材,如蓮藕、百合、銀耳等,既能滋陰潤燥,又不會引起上火問題。

更年期的日常保養

飲食調整

  • 多攝取滋陰食物:如黑芝麻、山藥、枸杞、蓮子等。
  • 避免刺激性飲食:如辣椒、濃茶、咖啡,減少對身體的負擔。

適量運動

  • 建議進行低強度運動,如瑜伽、散步或游泳,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情緒。

規律作息

  • 保持早睡早起,減少熬夜,幫助身體內分泌調節。

心理調適

  • 多與家人或朋友交流,緩解情緒壓力;可嘗試冥想或深呼吸練習,穩定心情。

中醫調理

  • 定期尋求中醫診治,通過個性化的處方進行調理,幫助調節體質,減輕更年期不適。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階段,不必視為洪水猛獸。透過中醫多臟腑調理,結合健康飲食、適量運動與規律生活,能有效緩解不適症狀,恢復身心平衡。更年期女性應注意避免過度滋補,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養生方法,在這一階段養出好氣色,迎接更加健康與自信的自己。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網路掛號】點我預約

【臻品官方LINE https://lin.ee/j90q4OS

【臻品中醫官網】 https://www.fineher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