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不是月經快結束了嗎?怎麼還在痛!」許多女性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就連小倫醫師在門診中也常常聽到類似的困擾。今天,就讓小倫醫師來好好跟妳聊聊,這「後期經痛」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溫柔地呵護自己。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在月經快結束時才開始感到疼痛呢?小倫醫師整理了幾個常見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子宮的最後衝刺:收縮與經血的尾聲 即使到了月經末期,我們的子宮仍然不會完全鬆懈。它會持續進行溫和的收縮,目的是為了將殘留在子宮內的經血和剝落的子宮內膜徹底排出。特別是當經血的質地比較濃稠,或是量不多、不易排出時,子宮就需要更用力地收縮,這時候就可能引起悶悶的、甚至有些抽痛的感覺。這就像打掃房間的尾聲,總是要更仔細地清理邊邊角角。
2.骨盆腔的隱形警報:充血或潛在發炎 有些潛在的婦科問題,例如骨盆腔充血、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惱人的卵巢巧克力囊腫,它們的影響可能不會只在月經初期發作。在月經結束前後,由於骨盆腔的血液循環尚未完全恢復平靜,或是原有的發炎反應仍在,就可能導致持續性或延遲性的經痛。這就像身體裡有個小小的警報器,在月經快結束時才發出聲響。
3.荷爾蒙的微妙波動:月經後期的轉換期 我們的身體非常奧妙,月經週期中,體內的雌激素和黃體素會像潮汐一樣有規律地變化。在月經後期,這兩種荷爾蒙的濃度正處於一個轉換的階段,有些人對於這種荷爾蒙水平的變化特別敏感,就可能會出現下腹部的悶脹感、輕微的痙攣,甚至痠痛等不適症狀。這就像天氣變化時,比較敏感的人容易感到身體不適一樣。
4.生活壓力的無形重擔:疲勞與情緒的累積 現代女性常常身兼數職,工作、家庭、人際關係,多重壓力就像無形的重擔,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身體。長期處於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或是身體過度勞累的狀態下,容易導致荷爾蒙調節失序,或是讓身體的疼痛感更加敏感。即使月經即將結束,這些累積的疲勞和壓力也可能讓妳感到不適。這就像長期緊繃的弦,即使稍微放鬆,也還需要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中醫認為,「後期經痛」常常與「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或是「氣血虛弱」脫不了關係。中醫認為「不通則痛」,當體內的氣血循環不順暢,或是因為外來的寒氣、濕氣停留在子宮,阻礙了氣血的運行,就會引起疼痛。此外,長期的壓力、不規律的作息,也可能導致身體的「氣」不足,無力推動經血順利排出,進而讓疼痛在月經快結束時才浮現。
飲食的溫柔守護:避開生冷與冰飲 在生理期間,我們的身體比較敏感,生冷的食物和冰涼的飲品容易讓子宮受寒,影響氣血運行,加重疼痛。盡量選擇溫熱的食物和飲品,給子宮溫暖的呵護。
補氣養血的溫補:紅棗、桂圓、當歸茶 紅棗、桂圓和當歸都是中醫常用的補氣養血藥材,適量飲用可以幫助補充經期流失的氣血,溫暖身體,有助於緩解因氣血虛弱引起的經痛。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建議諮詢中醫師後再飲用。
作息的溫柔調整:規律與放鬆 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給身體充足的休息時間,有助於荷爾蒙的平衡,減輕身體的疲勞感,也能間接緩解經痛。同時,也要學習適當的放鬆,釋放壓力,讓身心都得到舒緩。
輕柔的身體律動:適量運動或伸展 適度的運動,例如輕柔的散步、瑜珈或伸展運動,可以幫助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有助於子宮排出殘餘的經血,緩解肌肉的痙攣,但要避免劇烈運動。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網路掛號】點我預約
【臻品官方LINE】 https://lin.ee/j90q4OS
【臻品中醫官網】 https://www.fineher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