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回春?停經數年後,經血竟然再出現😱

2025/03/21

近半年,小倫醫師👩‍⚕️門診陸續遇到兩位60歲女性患者,一位因陰道異常出血就診,經西醫檢查雖無重大異常,仍需定期追蹤,小倫醫師則從中醫觀點進行調理以防再發;另一位則因連日失眠求診,經四診發現是春節期間過度進補所致,進一步詢問後,竟也出現經前下腹悶痛感,小倫醫師立即建議她前往婦產科檢查,確保無潛在病變。

停經後女性進入更年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荷爾蒙急劇下降,常出現骨質疏鬆、潮熱盜汗、失眠煩躁、心血管風險上升等問題。《素問‧上古天真論》有云:「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即說明女性至49歲左右天癸將竭,腎氣衰退,經脈不再通行,進入停經狀態。然而,現代人飲食營養充足,四季皆可進補,許多女性未依體質調養,反而出現「補過頭」的現象,進一步導致失眠、煩躁、火氣大,甚至陰道異常出血的情況。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網路掛號】點我預約

【臻品官方LINE https://lin.ee/j90q4OS

【臻品中醫官網】 https://www.fineherb.com.tw

🩸 為何進補過多反而出血?

在中醫角度來看,進補導致陰道出血,多與「血熱妄行」、「氣血運行紊亂」或「氣滯血瘀」相關。

👉 溫熱性食材過多:如鹿茸、肉桂、羊肉、爆炒老薑、麻油雞等,皆屬大熱之品,過食易助火生熱,導致血熱妄行、擾動血海,進而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

👉 補益藥材堆疊使用:當歸、人參、核桃、芝麻等具有補血補腎作用,但若未依體質使用,易造成氣血過盛、運行失調,也可能誘發出血。

👉 氣滯血瘀體質未調理:原本就有瘀血傾向者,進補過多反而使瘀血更難化解,導致「瘀久化熱」,引發斷續性出血,甚至帶有血塊。

☯️ 中醫調理方向:依體質辨證施治

清熱涼血,止血調經
適用於因火氣大、潮熱煩躁、舌紅脈數等出血症狀。
中藥建議:黃芩、旱連草、地骨皮等
食療建議:蓮藕湯、冬瓜湯,有助清熱止血

活血化瘀,促進循環
適用於因氣滯血瘀、經行不暢、有血塊的患者。
中藥建議:益母草、牡丹皮、川芎等
食療建議:黑木耳炒山楂、玫瑰花茶,助於血行暢通

健脾養腎,調和陰陽
停經後多屬腎虛體質,若陰陽失衡,易見疲倦、腰痠、煩躁等症狀。
可搭配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腎陰虛方劑,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停經後保健三大原則

  1. 進補應審慎,非愈補愈好:補養需依體質與時節,避免一味使用溫熱藥膳或補品。
  2. 注意生活作息與飲食清淡:保持作息規律,避免熬夜、壓力過大,多喝溫水,遠離辛辣煎炸刺激物。
  3. 出血立即就醫,不可輕忽:停經多年後若再度出現陰道出血,應立即就醫排除子宮內膜異常、子宮肌瘤或其他婦科問題,再配合中醫調理,雙管齊下,效果更佳。

👩‍⚕️小倫醫師提醒👩‍🏫
停經後的女性更需要精準補養,過猶不及反而造成反效果。無論是失眠、出血、燥熱或情緒波動,皆可透過中醫辨證調理,回歸體內陰陽平衡,安然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