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換季,流感疫情總是讓人擔心。誰容易得到流感?疫苗該不該打?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除了現代醫學的防護,從中醫體質角度出發,透過辨證調理與日常中藥保養,也能幫助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本文將從流感特性、疫苗作用,到中醫體質分類與用藥,提供完整的養生防護指南。
流感病毒分為 A、B、C 三型:
A型流感:病毒變異快,容易造成大規模流行。
B型流感:抗原較穩定,常在潮濕季節出現。
C型流感:抗原最穩定,較少引起流行。
免疫力不足(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
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上班族、學生)
熬夜、生活作息不規律
體質虛弱或偏寒、偏熱的人
👉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防護措施(勤洗手、戴口罩)可降低感染風險。
流感疫苗屬於 不活化疫苗,接種後不會感染流感。
注射部位疼痛、紅腫
輕微全身反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
對「蛋白質或疫苗成分」過敏者不建議接種
健康成年人:70–90% 預防效果
老年人:可降低 50–60% 併發症、80% 死亡率
❌ 流感疫苗不能預防新冠肺炎,但能減少同時感染後重症風險。
中醫將感冒分為兩大類型:
風寒型:怕冷、流清涕、喉癢 → 荊芥、防風、羌活
風熱型:喉嚨痛、流黃涕、咳嗽 → 金銀花、連翹、桑葉
👉 中醫強調根據 體質差異 進行辨證調理,而非一味進補。
氣虛體質:容易疲倦、免疫力低 → 黃耆、人參、粉光參
血虛體質:臉色蒼白、頭暈 → 當歸、川芎、龍眼肉
虛火體質:手心腳心熱、口乾 → 熟地、麥門冬、何首烏
寒性體質:手腳冰冷、怕冷 → 肉桂、附子、補骨脂
👉 中醫調理的核心在於「平衡」,避免因亂補而造成免疫力失調。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維持睡眠充足
均衡飲食:少吃油炸、加工食品,多補充蔬果
適度運動:提升心肺功能與免疫力
勤洗手、戴口罩:降低飛沫傳染
依需求接種疫苗:高風險族群建議優先施打
流感雖然常見,但只要配合疫苗接種、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再透過中醫辨證調理,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讓身體在換季時維持平衡。若你經常在秋冬感冒、或免疫力較低,陳勇利博士院長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為自己制定最適合的養生方案。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3eVL7l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