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7 痛風怎麼辦?從飲食到中醫調理的完整指南 -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老人科 2021/10/19

痛風發作時,常讓人痛到連走路、蓋被子都受不了。許多患者會問:痛風要怎麼控制?能不能靠飲食改善?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痛風與尿酸代謝有關,不僅需要西醫藥物控制,也能透過中醫辨證調理與日常飲食改善,降低發作頻率。本文將帶你了解痛風的飲食原則、西醫與中醫的治療思路,以及日常可用的草藥茶飲建議。

 

一、痛風如何用飲食來控制?

飲食是控制痛風的第一步,重點在於降低高普林食物攝取,維持尿酸代謝順暢

  1. 少吃紅肉與內臟類:如牛、羊、動物肝臟、小魚乾。

  2. 限制高油脂、油炸食品:避免阻礙尿酸排泄。

  3. 火鍋湯、肉湯少喝:避免濃縮普林攝取。

  4. 避免酒精:特別是啤酒、紹興酒,容易導致尿酸堆積。

  5. 控制豆製品:適量即可,避免過量。

  6. 多喝水:維持每日足夠水分,促進尿酸排出。

👉 每個人情況不同,建議搭配醫師的個人化飲食規劃,效果會更好。

 

二、痛風的西醫治療方式

  • 發作期處理:休息、冰敷、消炎止痛藥物。

  • 控制尿酸藥物:如 Allopurinol(抑制尿酸合成)、Probenecid(促進尿酸排泄)。

  • 治療原則:降低尿酸濃度,減少急性發作與關節損害。

 

三、中醫如何治療痛風?

中醫認為痛風與「痰濕、腎虛、肝火、血瘀」等體質相關,不同體質採用不同調理方式:

  1. 寒濕型:關節痠痛、遇寒加劇 → 當歸、赤芍、威靈仙。

  2. 腎虛型:腰痠、疲倦、頻尿 → 山茱萸、山藥、澤瀉。

  3. 肝火型:口乾舌燥、失眠便秘 → 石膏、知母、白芍。

  4. 血瘀型:反覆發作、循環不暢 → 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

👉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會依個人體質開立處方,並搭配飲食與作息調整。

 

四、痛風可以喝飲料嗎?

  • 不建議:含糖飲料、啤酒、烈酒,會增加尿酸負擔。

  • 可選擇:白開水、淡茶飲(避免濃茶、咖啡因過多)。

  • 原則:補水為主,避免刺激性飲品。

 

五、常見草藥茶飲,幫助預防痛風

  1. 玉米鬚:利尿,促進尿酸排泄。

  2. 菊苣:幫助降低尿酸與血糖。

  3. 梔子:清熱利濕,舒緩腫痛。

👉 建議取 10–15 克藥材,先浸泡 2 小時,再煎煮 30 分鐘,早晚溫服代茶飲,有助於日常保養。

 

結語:痛風管理要中西並重

痛風不僅是飲食病,更與體質、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了遵循醫囑用藥,適度飲食控制、中醫辨證調理與日常草藥茶飲,都能幫助降低痛風發作頻率。若你常因痛風困擾,陳勇利博士院長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找到最合適的長期管理方案。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XmnmG3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