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21 冬天泡澡養生全攻略:熱水澡、泡腳、藥浴一次看懂 -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健康小常識 2022/01/25

天冷時,很多人喜歡泡澡或泡腳來暖身。根據日本研究,每天泡熱水澡,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低約3成。不過,泡澡方式、時間與水溫,都會影響身體健康。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想透過泡澡養生,不僅要選對方式,也能搭配中草藥藥浴,從循環、睡眠到免疫力,全面調理身心。

 

天天泡熱水澡 VS 不泡澡

  • 日本研究顯示:天天泡澡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28%,中風風險降低26%。

  • 進一步分析:天天泡「溫水澡」降低26%,天天泡「熱水澡」更可降低35%。
    👉 對比完全不泡澡者,天天泡澡的確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銀髮族如何安全泡澡?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銀髮族或血液循環較差的人,不必勉強全身泡澡:

  • 建議方式:泡腳或半身浴即可。

  • 注意族群:糖尿病患者、周邊血管問題者要小心水溫,避免燙傷。

 

泡澡安全守則:3階段法

為了避免突然血壓變化造成頭暈或心臟不適,建議採「三階段」泡澡:

  1. 先從腳部開始浸泡。

  2. 等3–5分鐘後,泡到大腿。

  3. 再慢慢坐入,進行胸口以下的半身浴。

⚠️ 小提醒:

  • 泡澡時間 不超過10分鐘

  • 起身時,先坐在浴缸旁圍毛巾休息,再緩慢起身。

 

泡腳:日常保健最佳選擇

雙腿被稱為「第二個心臟」,適度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與腸胃功能。

正確泡腳法:

  • 水位:超過腳踝4指,涵蓋「三陰交」穴位;若想調理腸胃,可至膝蓋下4指(足三里)。

  • 水溫:39–42℃,避免低於體溫或過燙。

  • 時間:15–20分鐘,身體微熱、額頭出汗即可。

可搭配穴位按摩:

  • 湧泉穴(腳掌前1/3凹陷處):增強腎氣、助眠。

  • 太谿穴(內踝後方凹陷處):促進循環、調養腎氣。

 

中草藥泡湯 DIY

中醫藥浴歷史悠久,天然草本能幫助循環、舒緩壓力,比化學添加的泡澡劑更安心。

常見DIY配方:

  1. 預防感冒型:大風草、艾草、荊芥、防風、薄荷、香茅。

  2. 舒壓助眠型:地骨皮、半枝蓮、艾草、夜交藤、檸檬、酸藤。

使用方式:

  • 中藥材可請藥房代為搗碎,利於藥效釋放。

  • 先以70℃熱水浸泡藥材5–10分鐘,再調整水溫至42℃左右入浴。

 

結語

冬季養生不一定要進補,適度泡澡、泡腳或使用天然中草藥藥浴,就能改善血液循環、提升代謝,還能幫助睡眠與放鬆。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養生貴在日常,正確的方法,才能讓泡澡真正發揮保健效果。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ga5RzX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