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23 誰容易濕氣重?10大壞習慣讓你越來越濕 -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內科 2022/02/22

總覺得頭昏重、關節痠、下半身浮腫?這可能就是中醫所說的「濕氣重」。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濕邪容易阻礙氣血,導致頭昏腦脹、關節疼痛、身體沉重難受,甚至引起女性白帶異常或下肢水腫。造成濕氣重的原因多與日常習慣有關,包括飲食、作息、環境等,長期忽略更會影響健康。

 

一、濕氣重有哪些症狀?

  1. 阻滯氣機:氣血不暢,身體常感沉重不適。

  2. 頭昏沉重:清陽不升,導致腦袋昏沈。

  3. 關節痠痛:濕邪滯留於關節,影響活動。

  4. 黏滯不爽:濕邪纏綿難癒,病程反覆。

  5. 易襲陰位:下肢水腫、尿液混濁、女性白帶過多或腹瀉。

 

二、哪些習慣會造成濕氣重?

  1. 飲食油膩、過甜:肥甘厚味、生冷食物傷脾胃,加重濕氣。

  2. 愛喝啤酒:酒助濕邪,影響脾胃運化。

  3. 吃太多生冷瓜果:夏季西瓜、香瓜吃過量,會損傷脾陽。

  4. 喝冰飲:寒濕直中脾胃,導致消化差、疲倦。

  5. 睡眠不足:睡不夠易氣虛,身體代謝能力下降。

  6. 少運動:缺乏運動讓濕氣滯留,四肢沉重。

  7. 流汗不擦乾:濕邪趁機侵入,導致關節痠痛。

  8. 環境潮濕不通風:長期陰冷環境易生內濕。

  9. 洗頭不吹乾:濕氣從頭入侵,可能引起頭痛。

  10. 淋雨或玩水:外濕入侵體內,濕氣難排。

 

三、錯誤喝水方式,讓下半身水腫!

許多人以為「水喝多了」會導致濕氣,其實錯誤!

  • 正確方式:少量多次補水,促進循環與代謝。

  • 錯誤方式:一次大量灌水,反而讓濕氣滯留,容易造成下半身浮腫。

 

四、結語:改善生活習慣,才能真正祛濕

濕氣重不僅讓人感覺沉重,更會長期影響健康。改善飲食、保持睡眠、適度運動、環境除濕,都是日常中能做到的「祛濕關鍵」。若你經常頭昏腦脹、身體水腫或關節痠痛,歡迎諮詢陳勇利博士院長,透過專業診斷與體質調理,幫助身體恢復清爽與活力。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Wv90OO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