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身體沉重、容易疲倦,甚至臉浮腫?這可能與「體內濕氣」有關。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想要排濕不必靠藥物,平日透過健走排汗、喝四神湯、按摩三大穴位,就能改善脾胃功能。同時搭配養生粥,既能調理腸胃、補氣益氣,也能幫助祛濕健脾,讓身體更輕盈有活力。
運動排汗:每天健走或做輕度有氧,幫助代謝濕氣。
飲食選擇:多喝四神湯、薏仁湯;避免冰冷、油炸、燒烤、辛辣與甜食。
按摩穴位:
陰陵泉(小腿內側)
足三里(膝蓋外側下方)
少府穴(手掌心)
每天3次,每次5分鐘,有助健脾利濕。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腸胃功能好,氣血才能生化充足。粥品因米粒糊化,營養更易吸收,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或病後調養的人。
👉 四神粥:以淮山、蓮子、芡實、茯苓(或薏仁)煮粥,有助排濕、健脾胃,改善食慾不振與疲倦。
薏仁粥:健脾滲濕、提升免疫力。
蓮子粉粥:補脾止瀉、養心安神。
黃耆粥:補氣健脾、增強白血球。
黨參粥:補益肺脾,適合體質虛弱者。
酸棗仁粥:安神助眠,適合失眠者。
黑芝麻粥:補腎養血,化療後虛弱可食。
桑椹枸杞粥:補肝腎、養血明目。
柏子仁粥:安神益智,緩解焦慮。
山藥芡實粥:固腎益精,改善脾腎不足。
小米紅棗粥:健脾養胃,補氣養血。
(煮粥時應一次加足水,避免中途加水,才能讓米水交融、營養均勻。)
祛濕不需要複雜的方法,從健走排汗、四神湯調理、穴位按摩、養生粥食療就能逐步改善。若你經常覺得疲倦、消化不良或體內濕氣過重,建議諮詢陳勇利博士院長,找到最適合的體質調理方案,讓身體回歸清爽健康。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jv09VZ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