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工作或運動後,很多人喜歡用泡澡來放鬆。但你知道嗎?正確的泡澡方式,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疲勞,還能幫助改善代謝。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泡澡想要發揮減重與養生效果,必須先了解自己的肥胖體質,並搭配適合的養生湯底,才能真正達到「越泡越健康」。
中醫認為肥胖不僅與飲食、運動有關,更與體質息息相關。以下 4 種常見肥胖型態,可以先自我檢測:
一般肥胖(脾虛型)
特徵:容易疲倦嗜睡、常覺得肚子脹,大便不成形。
調理建議:適度運動、清淡飲食,避免過度甜膩食物。
水腫型肥胖(脾腎陽虛型)
特徵:四肢冰冷、面色蒼白、怕冷,經常水腫。
調理建議:多攝取溫熱性食材,避免冰冷飲食,加強代謝。
壓力型肥胖(胃腸濕熱型)
特徵:口乾口苦、容易失眠、脾氣暴躁,常有便秘。
調理建議:減少熬夜與咖啡因,安排規律作息,適度放鬆。
脂肪型肥胖(痰濕型)
特徵:四肢無力、常覺得胸悶、痰多,容易疲倦。
調理建議:少油膩食物,多喝溫熱飲,促進水分代謝。
不同體質搭配不同草本湯底,能讓泡澡效果加乘。以下為常見三種搭配:
水腫型肥胖 → 元氣泡湯
成分:乾薑、檸檬香茅、迷迭香、藿香、大風草
特點:溫暖身體,幫助循環與代謝。
脂肪型肥胖 → 美肌泡湯
成分:薰衣草、桂枝、乾薑、橘皮、大風草
特點:促進新陳代謝,讓肌膚柔嫩透亮。
壓力型肥胖 → 放鬆泡湯
成分:檸檬馬鞭草、香茅、薰衣草、薄荷、大風草
特點:舒緩緊繃與壓力,幫助身心放鬆。
想讓泡澡真正發揮養生效果,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
泡澡前:保持素顏、清潔皮膚,避免剛吃飽或飲酒後入浴。
泡澡中:水溫不宜過高,建議約 38–40°C。
泡澡後:慢慢起身,清水沖洗,擦上乳液或精油保養,並補充足夠水分。
如果沒有浴缸,也可以選擇泡腳,雖然效果不如全身泡澡全面,但依然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幫助放鬆與改善睡眠品質。
泡澡不是單純的放鬆,更能透過正確方式達到改善代謝、調整體質的效果。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體質不同、保養方式也不同,建議在專業醫師評估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調理方式,才能真正養出健康與美麗。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Wv6bQe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