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68 年節健康飲食指南:臻品中醫教你五大方法安心享年菜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健康小常識 2023/01/19

過年圍爐少不了魚、佛跳牆、東坡肉,但高油高熱量的年菜,常讓人擔心肥胖、三高與腸胃負擔。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提醒,掌握五大飲食原則:挑選低熱量原型食材、烹調以清蒸為主、善用168斷食法、不吃隔夜菜、增加蛋白質與全榖雜糧,就能兼顧年節的喜氣與健康,減少疾病風險。

 

一、年菜傳統與健康隱憂

魚、豬腳、佛跳牆等年菜象徵吉祥與圓滿,但料理方式多以油炸、紅燒、滷製為主,熱量往往超標。若長假放縱飲食,除了容易體重上升,更可能增加代謝症候群、大腸癌等慢性病風險。因此,如何在年夜飯兼顧「美味與健康」,成為現代家庭的重要課題。

 

二、年節健康飲食五大原則

1. 挑選低熱量原型食材

避免過度加工肉品,建議選擇蒸魚、鮮蝦、海參、花枝等海鮮,或雞肉、腱子肉等瘦肉,減少油脂負擔。主食可搭配藜麥、糙米、黑米等全榖雜糧,提升纖維與營養。

2. 烹調以清蒸為主

優先選擇清蒸、燙、涼拌料理,少用油炸、糖醋、燴煮。湯品也可加蔬菜與豆腐,並撈掉浮油,降低熱量卻保留鮮甜。

3. 善用168斷食法

所謂「168斷食」,是將進食時間壓縮在8小時內,其他16小時禁食。例如晚上8點後不再進食,隔天中午再開始第一餐。此方法能幫助控制體重、改善血糖波動,但仍需均衡攝取蛋白質、蔬果與全榖雜糧。

4. 不吃隔夜菜

海鮮、滷味、莖葉蔬菜、菌菇類隔夜後易產生亞硝酸鹽或蛋白質降解物,增加中毒與腸胃不適風險。建議料理前依人數配菜,避免大量剩食。

5. 多吃蛋白質與全榖雜糧

蛋白質來源可選擇雞肉、魚、蛋、豆製品;主食以五穀米或全榖雜糧為佳。適量加入堅果種子補充不飽和脂肪酸與維生素E,也能增加飽足感。

 

三、中醫食補觀點:「以臟補臟」如何正確運用?

傳統「以形補形」觀念雖有道理,但須因人而異:

  • 吃肝補肝:適合疲勞或輕微肝炎患者,但不適用於病毒性肝炎。

  • 吃腦補腦:魚腦與核桃含有DHA、卵磷脂,對腦部健康有益。

  • 吃腰子補腎:適合坐月子婦女或虛寒體質,但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宜。

 

四、實用案例:健康版年菜食譜

  • 紅番茄羅宋湯:以番茄、洋蔥、蔬菜搭配蛤蜊,低脂高纖又具飽足感,兼具年節喜氣與健康。

  • 海苔豬肉捲:以瘦肉片包裹梅子與蘆筍,搭配海苔烘烤,清爽少油,是高纖低脂的健康佳餚。

 

五、進食順序更關鍵

採用「湯 → 菜 → 肉 → 飯」順序:

  • 先喝湯增加飽足感

  • 再吃蔬菜補纖維

  • 接著攝取蛋白質

  • 最後才吃澱粉類主食

這樣能減少熱量攝取,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六、結語:健康年菜,從小細節開始

年夜飯的意義在於團圓與分享,而非暴飲暴食。只要掌握五大原則,年菜依然能美味、喜氣又健康。若您或家人有三高、腸胃敏感或消化不良,也建議至臻品中醫諮詢,由陳勇利博士量身規劃飲食與體質調理,讓您過年吃得安心又無負擔。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2E1Nj4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