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外表纖細、體重正常甚至過瘦,但體脂肪卻超標,這就是俗稱的「泡芙人」或「瘦胖子」。雖然外型看似苗條,實際卻潛藏代謝性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這種狀況往往與運動不足、飲食不均、錯誤減肥有關,若忽視調理,容易引發更大的健康危機。
運動不足:肌肉逐漸流失,體脂比例自然升高。
攝取過量:35歲後脂肪囤積速度加快,即使有運動也未必能消耗。
錯誤減肥:只吃甜食或長期節食,反而導致體脂飆升,甚至引發糖尿病。
停經後雌激素與雄性激素下降,骨質與肌肉量快速減少。
缺乏運動與蛋白質不足,更容易誘發肌肉過少症、代謝症候群與骨質疏鬆。
40歲後肌肉每 10 年平均減少 8%,70歲後流失速度更快。
✅ 建議:每週至少進行 2 次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彈力帶),搭配均衡飲食,能有效預防跌倒、糖尿病與慢性疾病。
均衡蛋白質:每天每公斤體重 1–1.2 公克,三餐平均攝取。
補充白胺酸:來自海鮮、魚、雞肉、牛肉、起司等,有助刺激肌肉生成。
維生素 D:支持肌肉骨骼與免疫,來源包括鮭魚、鯖魚及日曬。
研究顯示,新冠康復後約有48% 出現肌少症。常見症狀包括肌力下降、行走困難、容易跌倒、體重無故減輕等。
🔹 中醫常見三類體質(需依中醫師診斷調理):
胃熱型:口乾口苦、煩躁腹脹 → 可用黃連、梔子等藥材改善。
胃寒型:吃冷食就脹氣,喝溫水可改善 → 可用高良薑、附子等藥材調理。
氣滯血瘀型:手麻、嗅覺異常 → 可用丹參、當歸等藥材改善。
💡日常保養建議:可煮四神粥(蓮子、淮山、芡實、茯苓),健脾益氣,適合全家保養。
胰島素過高會把血糖轉化為脂肪,長期造成慢性發炎與肌肉流失。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瘦胖子的死亡率甚至比肥胖者高兩倍。
✅ 定期追蹤檢查: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HDL膽固醇、血壓。
低 GI 飲食:每餐都要有蛋白質。
好油取代壞油:避免反式脂肪與精製油。
戒糖與含糖飲料:果汁也包含在內。
規律運動與睡眠:每晚 7–8 小時,配合有氧與阻力訓練。
適度補充營養:如魚油、維生素 D3、綜合維他命。
除了運動與飲食,天然植化素也能幫助燃脂與控制血糖:
番茄:含 13-OXO-ODA,有助降低三酸甘油酯。
黃豆:促進脂質代謝,減少內臟脂肪。
辛香料(薑、辣椒、胡椒):提升代謝率,促進脂肪燃燒。
大蒜:大蒜素具抗氧化,幫助促進循環、改善浮腫。
茶與咖啡:綠茶兒茶素、咖啡綠原酸,能分解脂肪並抑制吸收。
「瘦胖子」看似身材正常,但其實潛藏高風險。透過運動、飲食、植化素攝取與中醫調理,才能真正改善代謝健康,避免肌少症與糖尿病纏身。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o5kpq5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