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72 乾眼症怎麼辦?中西醫教你護眼 4 大招,遠離眼睛乾澀不適 -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眼科 2023/02/23

乾眼症為什麼會找上你?

過去乾眼症多見於銀髮族,但現代 3C 使用頻繁、空調環境普遍,導致30~50 歲族群就占了一半患者,且女性比男性多一倍。

常見症狀包括:

  • 眼睛乾澀、紅腫充血

  • 視力模糊、畏光怕風

  • 灼熱感、異物感

  • 眼屎變多

高風險族群

  • 3C 重度使用者

  • 長期戴隱形眼鏡、濃妝者

  •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改變者

  • 自體免疫疾病(如乾燥症、紅斑性狼瘡)

  • 長期暴露在乾燥或空氣品質差環境

 

乾眼症的檢測與分級

淚液分布分為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任一層出現不足或分布不均,就會產生乾眼。

兩大類型

  1. 油型乾眼症:瞼板腺阻塞、分泌物混濁。

  2. 缺水型乾眼症:淚液分泌不足,嚴重可能造成角膜潰瘍。

建議可透過 OSDI 線上檢測,5 分鐘即可了解自己的乾眼程度。

 

日常護眼 4 大招

1. 熱敷舒緩

每天以溫熱毛巾或藥枕熱敷 3 分鐘,促進眼周血液循環。藥枕可加入石斛、薄荷、艾草,幫助放鬆。

2. 四穴道按摩

  • 鳳眼穴:促進淚液分泌

  • 攢竹穴 & 印堂穴:緩解壓力與頭痛

  • 絲竹空 & 太陽穴:減少眼睛乾澀疲勞

  • 足三里穴:調理脾胃、提升氣血

3. 護眼操「眨眼 123」

閉眼 2 秒 → 緊閉 2 秒 → 張眼 2 秒
重複 15 次,每天 2 回合,能幫助淚液分布均勻。

4. 深色蔬菜補葉黃素

  • 菠菜、青花菜、碗豆、蘆筍:抗發炎、預防乾眼

  • 南瓜、地瓜、紅蘿蔔:補充 β-胡蘿蔔素

  • 蛋黃、玉米、開心果:葉黃素+玉米黃素最佳組合

👉 建議每日葉黃素攝取 6–10 毫克,避免超量(30 毫克以上)。

 

中醫調理乾眼症

中醫認為乾眼症與肝腎不足、火氣過旺有關,常見證型:

  • 肝腎陰虛型:熬夜、口乾舌燥 → 按壓太衝穴

  • 氣血兩虧型:女性多見、眼白血絲 → 按壓合谷穴

  • 肝火上炎型:眼痠痛連帶後腦 → 按壓風池穴

👉 平時可飲用 杞菊茶(枸杞+菊花),清肝明目,預防眼睛乾澀。

 

專業治療方式(西醫常見療法)

  • 人工淚液

  • 自體血清滴眼液

  • 淚小管填塞

  • 脈衝光雷射改善瞼板腺分泌

 

結語

乾眼症雖然不是大病,但若長期忽視,可能導致角膜病變甚至視力損害。除了正確使用 3C、保持良好用眼習慣,中醫調理搭配西醫治療,可以幫助症狀改善、恢復眼睛濕潤。

📍 定期檢查、善待靈魂之窗,就是守護視力最重要的關鍵!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dmN8z8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