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季悶熱潮濕,女性常有頭暈、倦怠、白帶增多、水腫或皮膚搔癢等問題。中醫稱之為「濕困脾胃」或「濕熱交雜」,因為濕氣影響腸胃,讓代謝變差,進而反應在膚況與體態上。
中醫強調「諸內行諸外」,也就是身體內部失衡,會顯現在氣色、膚質與精神狀態上。
高中女生因頭皮搔癢、青春痘、白帶偏黃就診,平時晚餐常吃炸雞、蔥油餅等油炸辛辣食物。夏季濕熱加上飲食不當,使身體產生濕熱反應。建議飲食清淡、少吃炸辣食物,以減少腸胃負擔。
許多女性為了怕胖,習慣以水果或沙拉取代正餐,卻導致腸胃虛寒、氣血不足。
例如一位OL因白帶增多、精神不佳、水腫來看診,檢視發現長期生冷飲食、缺乏運動,造成體內濕氣加重。建議正餐應有均衡飯菜肉,避免以冰冷水果當正餐。
更年期或停經後,因陰液不足,常出現口乾、夜間熱醒、私密處乾澀搔癢。此時除了日常保養,更需要避免過熱或辛辣飲食,搭配滋陰潤燥的飲食習慣。
氣虛體質(虛證):臉色蒼白、容易疲倦、吃不多、消化差、容易流汗。
痰濕體質(實證):水腫、肥胖、痰多、舌苔厚、容易倦怠。
本虛標實:脾胃虛弱,導致濕氣累積,兼具虛與實的症狀。
👉 因體質差異大,應由中醫師透過問診、舌診與脈診綜合判斷。
室內保持通風、適度除濕
少吃甜膩、油炸或生冷食物
以蒸煮、清淡烹調為主
可適度攝取薏仁、綠豆、冬瓜等清熱利濕食材
內褲選棉質、避免緊身褲
除生理期外,少用護墊或棉條,減少私密處悶熱
紅豆:健脾利水、幫助消腫
黃瓜:促進代謝,清爽消暑
冬瓜:利水消腫,幫助代謝
蘆筍:利尿排濕,適合夏季
竹筍:低脂高纖,幫助控制體重
鯽魚:健脾利濕,補充蛋白質
無糖優格:益生菌維持菌群平衡
蔓越莓:抗氧化,維護泌尿道健康
蒜頭:具天然抗菌力(依體質選擇)
高纖食物:促進腸道健康,增強抵抗力
夏季濕氣重,女性常見的不適往往與飲食、體質與生活習慣有關。透過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良好作息,加上中醫師的體質辨證調理,能幫助女性維持健康與舒適。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blQg4v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