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104 中秋大餐後膽固醇升高?中醫師教你如何調理與保養 -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減重 2023/10/05

為什麼中秋烤肉會讓膽固醇升高?

中秋連假少不了烤肉、月餅,這些高油高糖的食物容易造成:

  • 膽固醇過高:血脂堆積,影響血管健康

  • 痰濁、濕熱、血瘀:中醫觀點中的常見病徵

  • 脾胃受傷:暴飲暴食影響腸胃機能,降低代謝

膽固醇本身是人體必需物質,但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過多時,會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

 

從五官看出高膽固醇跡象

中醫強調「五官反映內臟狀況」,以下是可能的觀察重點:

  • 耳垂有斜紋:可能提示心血管風險

  • 內眼角出現橫紋:血脂長期偏高

  • 瞳孔虹膜灰白圈(老年環):年輕就出現需警覺

  • 眼皮黃斑瘤:血脂黏稠沉積的表現

 

高血脂的四種中醫體質類型

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高血脂可依體質不同分為四種:

  • 濕熱型:口苦、口乾、大便硬 → 可用荷葉、金銀花、決明子等

  • 痰濕型:容易疲倦、痰多、體型偏胖 → 可用陳皮、半夏、茯苓等

  • 腎陰不足型:腰痠腿軟、耳鳴眼花 → 可用何首烏、麥冬、生地等

  • 氣滯血瘀型:胸口悶痛、四肢麻木 → 可用丹參、川芎、紅花等

 

餐後去油解膩的簡單茶飲

吃太多烤肉後,可用以下配方幫助消化:

  • 山楂、決明子、陳皮、烏梅、甘草 → 飯後代謝油膩

  • 三七丹參山楂茶 → 幫助改善血脂(孕婦及經期女性避免)

若不方便自行煎煮,也可選擇博士研發的花草茶,如薰衣草香茶,配方含決明子、七葉膽、丹參、檸檬馬鞭草等,兼具代謝、消化與放鬆助眠的效果。

 

日常飲食與保養建議

除了茶飲,中醫建議日常調整飲食:

  • 多攝取:燕麥、糙米、紫米、紅藜、玉米、地瓜等高纖食物

  • 減少:香腸、培根、五花肉等高飽和脂肪食物

  • 多吃:豆類、大蒜、洋蔥、薑 → 有助降低壞膽固醇

研究顯示,每天早餐吃一碗燕麥粥持續八週,可降低壞膽固醇約 10%。

 

改善循環的三大穴道按摩

藉由穴位按摩,也能幫助排濕、促進循環:

  • 太衝穴(腳背第一、二趾間):改善末梢血液循環

  • 水分穴(肚臍上一指寬):幫助排濕、消水腫

  • 勞宮穴(掌心第二、三掌間凹陷):調節情緒、保養心臟

 

結語

膽固醇過高不僅與飲食有關,也反映體質差異。透過中醫辨證、飲食控制、花草茶日常保養與穴位按摩,都能協助改善循環,維持心血管健康。

👉 若您有膽固醇或循環相關困擾,歡迎諮詢陳勇利博士院長,由專業醫師為您進行體質調理。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o5kbGv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