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重點
1.三高或心臟病的患者要避免進補,否則容易血壓飆升。
2.不適合進補的體質
3.四神湯煮法
4.過度進補會導致身體陰陽失衡,以西醫的講法就是「自律神經失調」。
5.冬天穴位保養
12月22號是24節氣中的「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從中醫調理的角度來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我聽過一個說法,是「冬至一陽生」,陽是陰陽的陽,生是生日的生,想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有一種說法:冬至補一天,身體變好一年,正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從冬至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也就是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因此時天地萬物陽氣初生,人體內也是陽氣初動,就像女子剛剛懷上的嬰兒、耕田上剛剛播下的種子,如果能把握這個時間點精心調養,小心呵護,那就能使先天的陽氣豐滿充足,就有幫助新的一年祛病延年的益處。所以除了吃湯圓外的習俗外,古人在日常保養上會在冬至提前為來年的健康做養生的習慣,這也是為什麼冬至在養生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人會怎麼養生呢?吃湯圓也是養生的一種嗎?
吃湯圓只是習俗,跟中醫養生沒有關係喔,就只是「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的習俗而已。不過有一個冬至習俗確實跟中醫有關,在中國北方也有在冬至吃水餃、餛飩的習俗。歷史典故是傳說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曾在冬季行醫時,看到許多人的耳朵都被寒氣凍出爛瘡,就將祛寒的藥材,和辣椒、羊肉一起熬煮後切碎,再包入麵皮中做成「嬌耳」,搭配熬煮的「祛寒湯」讓民眾服用。此後,許多病人身體變暖、耳朵的凍傷也痊癒了!後人將這樣的飲食流傳下來,又稱「餃耳」、「餃子」,也慢慢地成為冬至、過年時的應景食物。
至於古人怎麼養生呢?以前農業社會,糧食取得不易、營養補給不足,加上歷經春、夏、秋三季的農耕後,勞力支出過多容易犯病,一年的辛苦耕耘都是為了在冬日時能有足夠的糧食過冬,因此這段時間古人會準備進補休養,修復五臟六腑。古人相信,如果能把握這個時間點精心調養,使先天陽氣豐滿充足,便有助於新的一年祛病延年,所以冬令進補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冬令進補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都還很重視,想請問在進補上以中醫的專業角度來看,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部分嗎?
一說到進補,大家一定馬上想到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等,但是現代人營養攝取狀況跟過往農業社會已有很大不同,大部分是呈現營養過剩的狀態,所以如果再隨意進補很容易「補過頭」而上火,像每年冬至前後,都會有不少腸胃不適、嘴破、口乾、便祕、痘痘暴增、皮膚癢,甚至失眠的患者到診間報到,這就是沒有忌口、亂吃亂補,造成體內熱氣無法散發惹的禍。
要怎麼看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進補呢?
常手腳冰涼,小便清長,畏寒怕冷,夜尿頻繁,大便稀溏的症狀,或是月經量偏少、容易經痛的女性,這在中醫稱為陽氣虛弱,這就很適合進補。或是患有季節性疾病的人,譬如容易在冬天氣喘發作、或容易在冬天得過敏性鼻炎、關節炎等,冬至進補能把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使得季節變化時疾病不易發作。經常感冒的人、年長的長輩、或是貧血等虛損性的慢性疾病患者也很需要進補,但三高或心臟病的患者就要避免了,否則容易血壓飆升,進補不成反倒加重身體負擔。
那什麼體質不適合進補呢?
1.陰虛有熱型:體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容易皮膚過敏或長痘痘、身體常覺燥熱,舌頭細瘦加上舌色紅、舌面有裂紋。有這些症狀者,表示屬「陰虛有熱」,千萬不能亂吃補。
2.痰濕內盛型:飲食油膩、臉容易出油、身體困重或痠重、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胖而舌苔厚。這類民眾屬於「痰濕內盛」,也不宜吃熱補,否則恐會出現失眠、口腔潰瘍、便祕、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症狀。
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等,這些都太過溫補,容易導致「陽亢」與「氣鬱」,導致血壓升高、皮膚起疹、口瘡破皮、便秘或痔瘡出血等。所以還是建議進補以「平補」、「清補」為主。譬如可以改吃補血溫養的食物,像是桂圓、枸杞、黑芝麻、木耳、海帶、紫菜等黑色食物,肉類部分則以雞肉與豬肉為主,可健脾補肝腎,同時有蛋白質豐富、脂肪負擔較低的特性,而素食者可以各種菇類替代,因其含豐富多醣體、胺基酸,可增加身體免疫力,也不易上火。
如果真的很想吃羊肉爐、薑母鴨和藥燉排骨這些進補料理,那我建議可以把一些藥材減半,米酒和麻油的量也要減半,還有更換某些藥材。
1.羊肉爐:正規藥方是羊肉加上當歸、川芎、枸杞、桂枝、肉桂,建議將桂枝與肉桂的劑量減半。
2.薑母鴨:正規方是鴨肉,加上10大片薑片、米酒、麻油。建議把薑片、米酒與麻油的劑量減半,另外加上枸杞、玉竹、麥門冬,可以緩和熱性。
3.藥燉排骨:正規方是排骨加上當歸、熟地、川芎、陳皮、枸杞,建議把「熟地」改為「生地」,性味就變平和很多。
有沒有什麼進補料理,是很溫和各種體質都很適合的呢?
四神湯就是一個對於全體質包含孕婦都適合的燉湯。四神湯原本是乾隆下江南時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當時治好乾隆的藥方,「四臣子」中藥藥材:蓮子、淮山、芡實、茯苓,等量比例1:1:1:1,加上豬肚熬煮(傳統以形補形的概念)。
中醫認為,四神湯有利濕、健脾胃、顧腎補肺、養心安神、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原本叫做四臣湯,因為「臣」跟「神」的台語發音是一樣的,所以慢慢變成四神湯了。
至於正規的四神湯怎麼煮呢?
食材:
1.茯苓20 克、芡實20 克、蓮子40 克、山藥20 克、薏仁40 克(也可請中藥行直接包一份量)。
2.豬小腸酌量、依喜好程度添加。(如果不喜愛食用內臟,建議可用瘦豬肉替代豬小腸)
3.調味料:鹽(適量)、米酒(適量)。
做法:
1.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
2.豬小腸燙熟備用。
3.將茯苓、芡實、山藥、薏仁、蓮子放入水中,加米酒燉煮1個小時。
4.起鍋前加適量的鹽調味,並將豬小腸剪斷放入。
5.食用之前,如果有當歸米酒(一片當歸泡150cc 米酒),淋上一些風味更佳。
四神的的四味藥材具有抗癌的功效,所以也十分適合癌症患者食用,若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建議平日也可食用四神湯來保健,另外像是血糖過高的民眾,也可將四神湯可當飯食用,來達到減輕血糖,並可漸漸恢復體力。
原來如此,那剛剛也有分享每年冬至前後,有很多腸胃不適、嘴破、口乾、便祕、痘痘暴增、皮膚癢,甚至失眠的患者到診間報到,那這都是進補過頭造成的,想請問遇到進補過頭的患者,會建議怎麼用中醫治療呢?
要講怎麼治療,那就要先來看為什麼進補過頭會有失眠、腸胃不適等症狀,過度的進補會導致身體的陰陽失衡,以西醫的講法就是「自律神經失調」。
西醫理論中的自律神經,包含了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負責維持人體基本的生理運作,像是呼吸、心跳節律、腸胃蠕動、血壓等都跟自律神經有關,兩者會相互拮抗,且無法受到人體意識的控制。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像是壓力、情緒,或是環境氣溫的改變,都會影響運作。
所以天氣冷的時候,正常人體的交感神經本來就會比較興奮,這會導致血管收縮、進而提升血壓以保持體溫,這個時候如果過度進補,就會加重交感神經的亢奮,導致心悸胸悶、睡不安穩的症狀發生。
雖然中醫沒有自律神經的說法,但是可以用陰陽的方式去解釋,將交感神經的功能視為陽的作用,副交感神經的功能視為陰的作用,而人體最舒適的狀態,就是陰陽平衡,一旦陰陽失衡,就會有許多相對應的疾病產生。一般冬令進補主要是補充陽氣,但如果過度進補,便會導致陽多於陰,進而產生上火情況,像是血壓偏高、心跳加速、皮膚發炎及口破、便祕等症狀就會接連而生,且又會因為「陽不入陰」而導致失眠。
所以當錯誤進補產生不舒服症狀的時候,黃連、黃柏、黃芩所組成的「三黃粉」就有降火的效用,可以迅速緩解食補在體內產生的燥熱。
現在的人容易工作壓力很大,如果又經常熬夜的話,那就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自律神經失調,那這類型的患者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的話,就是肝氣疏泄不暢,那就可能會導致肝鬱化火化熱,擾動陰陽平衡,就會產生睡眠障礙。所以遇到這種狀況,可以適時酌加幫助疏肝理氣的方藥,例如「加味逍遙散」或「龍膽瀉肝湯」,也可有效改善交感神經過度敏感的失眠。
原來進補過頭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這在中醫的說法是陰陽失衡阿,中西醫可以對照病症好有趣。想請問進補過頭除了可以看中醫治療外,自己可以藉由什麼方式改善症狀呢?
那就要先看補過頭後身體出現的症狀是什麼了,如果是便秘、長青春痘,那就可以喝綠豆水清熱解毒,取一把綠豆用滾水悶煮15分鐘後,取水喝。如果是聲音沙啞、覺得口乾舌燥、身體發熱,那可以拿羅漢果泡水喝,有清肺潤喉的作用。如果是失眠,那可以使用小米+百合+綠豆煮成粥喝,可洩內熱,或是喝桂圓薑茶安神。
原來也可以透過一些可以降火氣的茶飲或粥來改善症狀阿。那想請問通常講到冬至養生,我們都是想到要靠食補去養,那有沒有什麼生活小習慣或是穴位按摩也很適合在冬至這段時間做呢?
首先要注重保暖,俗話說「寒從腳下起、風從頸後入」,所以保暖首重「頭和腳」,襪子和圍巾絕對不可少!冬天也要早睡,等到日出再起床,千萬不要熬夜,睡眠是人體養精蓄銳、儲存能量的方式,晚睡易使陽氣下降,影響身體調理。除此之外也可以多泡腳,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補養腎精腎氣至關重要。泡腳是很好的補腎方法,尤其適合怕冷、四肢冰冷、易感冒的人。
至於穴位保養,冬天的陰氣最濃,經常有潮紅、盜汗、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之人就可以趁此養陰,可以多按摩太溪穴養陰,位置在腳的內側,內踝尖和根腱之間的凹陷處。想要養陽,可以按摩大椎穴,低頭時,脖頸後方有明顯的骨頭凸起,那個凸起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至於想要增加免疫的話,可以多按三陰交穴,位置在腳內踝尖往上4橫指寬處,脛骨後緣凹陷的地方。
總之就是盡量早點睡、不要熬夜,然後注意保暖,尤其注意頭、腳的保暖,最好可以泡腳保暖補腎。至於食補的話,要注意自己是什麼體質,不是每個體質都適合食補,不過阿利博士也有提供沒那麼容易上火的料理版本,還有大家都可以喝的四神湯,大家都可以參考看看喔!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K40nV9
博士聊療天YouTube:https://reurl.cc/D4oEde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