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138《孩子腸病毒發燒怎麼辦?中西醫聯合治療預防重症!》

2024/06/08

本集重點

1.腸病毒高峰期: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

2.腸病毒症狀

3.腸病毒重症有哪些預兆

4.腸病毒期間飲食

5.日常注意事項

 

 

 

 

為什麼腸病毒在台灣地區特別常見?誰是腸病毒的高危險群?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台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根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幼童是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重症致死率約在1.3%~33.3%之間。

 腸病毒有兩波高峰期。第一波從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然後逐漸降低。第二波在9月開學後出現。5歲以下幼童是主要受感染的高危險群。

 

 

腸病毒的症狀有哪些?

- 發熱

- 口腔潰瘍(口腔內部、小舌頭、牙齦等處)

- 手掌、腳掌、臀部出現紅色斑點或水疱

- 嚴重頭痛

- 噁心、嘔吐

- 腹痛、腹瀉

 

腸病毒感染的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只出現輕微的不適,而有些人則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尤其是兒童,應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

 

 

 

腸病毒重症有哪些預兆可以先知?

 

如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可能是下列重症的前兆: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肢體麻痺等重症,應儘速帶往醫院。

 

 

 

腸病毒的傳染方式有哪些?傳染力最強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感染。新生兒可能透過胎盤、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感染腸病毒。

腸病毒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強。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12周。

 

 

 

腸病毒有多少種類?能否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

 

腸病毒種類繁多,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目前只有腸病毒71型有疫苗可預防。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2023年本土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保護率高達98%,適用於2個月至6歲以下的高危險族群。須接種2劑,間隔28天,每劑價格約4000元。有效降低重症發生風險。

 

 

 

小兒發燒時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1. 當體溫高於腋溫37.5℃或肛溫、額溫、顳溫38℃時,稱為發燒。

 

2. 發生寒顫時,應給予保暖或調高室溫,暫勿使用冰枕。

 

3. 發燒且四肢溫熱時,可給予溫水拭浴或擦澡(水溫26~32度)。

 

4. 流汗時,應減少衣服、被蓋,並將汗液擦乾,多喝開水。

 

5. 體溫達38.5℃以上,依醫囑服用退燒藥,每次服用需間隔4~6小時。若有熱痙攣病史,宜提早使用口服退燒藥或塞劑,避免高燒引起熱痙攣。

 

6. 服用退燒藥約30分鐘後發揮藥效,每30~60分鐘測量體溫,直到恢復正常。

 

 

 

家長應該如何注意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病情變化?

 

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 疾病管制署已指定77家腸病毒責任醫院,各縣市都有,提供專業醫療服務以應對嚴重腸病毒病例。

 

 

中醫如何治療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具有強傳染性、發病迅速且劇烈的病毒。中醫視其為溫病疫癘。若快速轉入急重症,則可能出現神經症狀、腦炎症狀、胸腔發炎症狀,甚至危及生命。中醫治療腸病毒以清熱為主,並幫助黏膜修復。

 

1.發病初期:以風熱症狀為主,病位在肺,使用銀翹散、麻杏甘石湯等解表清熱方劑,並搭配清肺熱及咽部發炎用藥如板藍根、魚腥草等。若咽喉腫痛嚴重,可使用普濟消毒飲配合外用吹喉散,縮短病程。

 

2.發病中期:以濕熱為主,病位轉入脾胃濕熱,則需加入袪濕清熱藥物,如甘露消毒丹或龍膽瀉肝湯等。手足口病可加入甘露飲等滋陰涼潤藥物,幫助黏膜修復。

若出現腹部悶脹、胃口不佳,可用藿香正氣散,酌加薏仁、茯苓等。

 

3.發病後期:若病情嚴重並直攻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腦部,出現活動力差、嗜睡、意識不清,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持續嘔吐等症狀,應立即轉往大醫院治療。

 

 

 

西醫如何治療腸病毒?中、西醫該如何選擇? 

 

西醫治療

 

1. 診斷和治療:

   - 西醫通過檢查確診腸病毒感染,並提供支持性治療,包括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水分等。

   - 如果病情嚴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療,特別是當出現心肌炎、腦炎等併發症時。

 

2. 優勢:

   - 診斷迅速,能夠快速緩解症狀。

   - 針對併發症的治療有較好的應對措施。

 

中醫治療

 

優勢:

   - 重視調理身體,提高免疫力,減少復發。

   - 藥物副作用相對較小,適合長期調理和康復。

 

綜合考量

 

1. 選擇依據:

   - 對於急性期的嚴重症狀,西醫的快速診斷和治療能夠及時緩解患者痛苦。

   - 對於輕度或恢復期的調理,中醫能夠提供全面的調理方案,促進康復。

 

2. 結合治療:

   - 在急性期可以選擇西醫的治療方式,控制病情和緩解症狀。

   - 在恢復期或康復階段,可以輔以中醫治療,通過中藥調理和針灸等手段,提高免疫力,促進全面康復。

 

 

感染腸病毒時,飲食上應注意什麼?

 

1. 主食類可用粥品等滑嫩好入口的食材為基底,並加料增強營養密度。

 

2. 避免豬肉、雞肉和牛肉,可適量添加魚、蛋、豆腐等質地軟的優質蛋白質。

 

3. 同時供給高熱量食物,如在主食中添加油脂,煮好後淋上少許芝麻油、酪梨油或南瓜子油。

 

4. 注意纖維補充,選擇軟質纖維或水分高的蔬菜,如胡瓜、地瓜、南瓜、番茄、高麗菜等。

 

5. 避免粗纖維的筍類、花椰菜、地瓜葉、芥蘭等難煮爛的食材。

 

 

 

如何透過穴位提升免疫力?

 

中醫透過刺激穴位來調理身體氣機能量,有效提升免疫力。推薦使用四關穴(合谷穴和太衝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和太衝穴一升一降,調節氣機周流不息,通達全身四肢。按壓足三里穴可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

 

 

喝養生茶可以調養腸病毒造成的後遺症?

 

可以試試以下養生茶飲:荊芥3克、薄荷3克、金銀花3克、鉤藤3克、茵陳3克、玉竹5克、黃耆5克、甘草2克、蜂蜜1湯匙,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燜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此茶飲有助於處理腸病毒引起的風熱、濕熱及肝陽上亢肝風動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腸病毒?

 

1. 養成正確洗手習慣,執行「濕、搓20秒、沖、捧、擦」五招式。

 

2. 洗手時機為「上廁所後、吃東西前、看病前後、與幼童玩耍前、擤鼻涕後」。

 

3. 幼童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幼童。

 

4. 讓病童隔離,避免與家中其他孩童有親密接觸。

 

 

在流行期間,應該如何注意生活習慣防範腸病毒?

 

1.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與他人接觸。

 

2. 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保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3.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應洗手,必要時更衣、戴口罩。

 

4. 經常清洗、消毒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

 

5. 只有漂白水能有效分解腸病毒結構,達到消毒效果。

 

 

環境如何消毒才能對抗腸病毒?

 

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例如:

 

1. 濃度為500ppm的漂白水:市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6%,加入10公升自來水中,攪拌均勻,於24小時內使用。

 

2. 濃度為1000ppm的漂白水:取20cc市售家庭用漂白水,加入1公升自來水。

 

3. 若玩具材質特殊無法浸泡消毒,可使用日光曝曬法消毒,需曝曬超過6小時。

 

重點消毒地板、玩具、桌椅、餐桌、餐盤、廁所內馬桶蓋、沖水器、洗手水龍頭、棉被及毛巾。不要大規模噴藥消毒,只需對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等,進行重點性消毒。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4rGOWY

博士聊療天YouTube:https://reurl.cc/Gj6rLD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