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147 中醫如何改善失眠?解析4大體質、調理方法與助眠建議 -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睡眠障礙 2024/08/30

失眠不只是晚上睡不著這麼簡單。長期睡眠障礙除了讓人精神不振、注意力下降,也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心血管健康,甚至提高慢性病與死亡率。研究發現,每晚睡眠 7 小時的人存活率最佳,若少於 6 小時或多於 8 小時,都會增加健康風險。

中醫認為,失眠的原因與體質相關,透過「辨證論治」來找出根源,才能真正改善睡眠品質。

 

失眠的常見後遺症

長期失眠會引起:

  • 精神不佳、注意力難以集中

  • 情緒不穩、容易焦慮或煩躁

  • 記憶力下降、學習或工作效率低落

  • 免疫力降低,增加慢性病風險

  •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預後變差

  • 皮膚老化加速,身體修復力下降

 

中醫治療失眠的4大體質類型

中醫依據不同體質,給予調理方向:

  1. 痰濕型

    • 特徵:體型偏胖、白天昏沉、胸悶、疲倦

    • 建議:健脾祛濕、理氣化痰,常用方如溫膽湯

  2. 肝火型

    • 特徵:個性急躁、口乾、頭痛、情緒緊繃

    • 建議:疏肝清熱、安神助眠,常用方如甘麥大棗湯

  3. 心脾兩虛型

    • 特徵:面色蒼白、食慾差、健忘、頭暈、女性經量少

    • 建議:健脾益氣、養心安神,常用方如歸脾湯

  4. 虛火型

    • 特徵:熬夜後失眠、口乾舌燥、腰膝痠軟、心煩胸悶

    • 建議:滋陰降火、補腎安神,常用方如天王補心丹

 

常見失眠表現與中醫建議

  • 入睡困難:多因壓力大、腦中不停思考 → 建議重鎮安神藥物,如龍骨牡蠣

  • 淺眠易醒:半夜常被吵醒 → 建議滋陰安神,如酸棗仁、阿膠

  • 多夢眠差:整晚都在做夢 → 建議清心安神,如清心蓮子飲

  • 睡醒仍累:睡夠仍疲倦 → 多屬陽虛或濕氣重 → 建議補氣健脾、祛濕

 

日常可自我調理的助眠穴位

  • 神門穴:位於手腕橫線小指側,按摩可安神助眠

  • 印堂穴、攢竹穴:位於眉間與眉頭,適合舒緩焦慮

  • 肩井、風池穴:緩解肩頸僵硬,改善因緊繃導致的失眠

  • 腎俞、大腸俞穴:位於腰部兩側,適合改善虛弱與腹瀉型失眠

 

中醫治療失眠多久見效?

  • 一般約需3~4個月調理,依體質與嚴重度而異。

  • 好處是中藥不會產生依賴性,也能同時改善體質。

  • 配合睡眠日誌、耳穴或體穴刺激,效果會更快。

 

花草茶與日常助眠建議

除了中藥調理,適度飲用花草茶也能幫助放鬆:

  • 薰衣草、洋甘菊、西番蓮:減少焦慮,放鬆神經

  • 燕麥、紅棗、酸棗仁:營養補給,幫助入睡

  • 七葉膽、甘草:協助調整體質

 

陳勇利博士院長建議:腹式呼吸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阿利腹式呼吸法」:吸氣4秒 → 閉氣8秒 → 呼氣8秒。
透過延長呼吸週期,降低交感神經、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幫助全身放鬆,更快進入睡眠狀態。

 

結語

失眠雖常見,但不應輕忽。中醫透過體質辨證,能協助調整臟腑功能,改善睡眠品質。若長期困擾,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斷,並配合日常調養,才能真正恢復健康睡眠。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0dZyDl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