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EP156 萬病先從腸胃治|中醫調理腸胃的核心觀念與日常養護 - 臻品中醫

播客「博士聊療天」文章 肝膽腸胃科 2024/10/24

為什麼中醫說「萬病先從腸胃治」?

腸胃是人體吸收營養、轉化氣血的核心。當腸胃功能不佳,氣血不足,就會影響臟腑運作,引發疲倦、口臭、便秘等問題。
中醫認為,調理腸胃如同打地基,能讓身體有更好的自我修復力,許多慢性小症狀在早期就能獲得改善。

 

常被忽略的腸胃問題症狀

許多人誤以為只有胃痛、腹瀉才是腸胃病徵,其實以下狀況都可能是腸胃失調:

  • 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脹

  • 大便不成形、便秘、經常胃酸逆流

  • 慢性疲倦、精神不佳
    這些小症狀若反覆出現,就應檢查腸胃功能,及早處理避免惡化。

 

中醫腸胃調理三大方向

1. 飲食調整

  • 多吃溫熱、易消化食物

  • 避免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

  • 適量攝取健脾食材:山藥、薏苡仁、紅棗

2. 按摩與腹部按推

  • 從腹部中央沿兩側肋骨向外推,促進氣血流通與腸胃蠕動

  • 避免單一畫圓式按摩,以免造成局部血液滯留

3. 草藥輔助

  • 根據體質與症狀,選用健脾理氣、疏肝和胃的中藥

  • 常用藥材如葛根、白荳蔻、木香、陳皮、火麻仁

 

生活壓力與腸胃的關聯

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導致食慾不振、胃酸逆流、腹痛與失眠。
中醫透過疏肝理氣(如逍遙散)及穴位推拿(內關穴)幫助放鬆身心、調整腸胃功能。
急性壓力時,可配合深呼吸與內關穴推拿 5–10 分鐘,減輕不適。

 

常見腸胃症狀與中醫調理

  • 胃食道逆流

    • 避免過飽、睡前進食、辛辣油膩

    • 按推中脘穴,配合順氣和胃的草藥(如半夏瀉心湯)

  • 消化不良

    • 補脾胃:山藥、薏苡仁

    • 理氣助運:木香、陳皮

  • 便秘

    • 按摩天樞穴、氣海穴

    • 高纖飲食:蕎麥、木耳

    • 潤腸中藥:火麻仁、當歸

  • 腸躁症

    • 調理脾胃與清熱通腑並行

    • 穴位按摩:天樞穴

 

腸胃健康與皮膚的關係

腸胃功能不佳會影響排毒,容易引發痤瘡、皮膚過敏。
透過健脾益胃、改善氣血運行與腹部按推,不僅有助於消化,也能讓皮膚更有光澤。

 

結語

中醫腸胃調理不僅改善症狀,更注重體質根本調整與預防。從飲食、按摩到草藥的綜合應用,能提升腸胃吸收力與免疫力,幫助你遠離反覆發作的腸胃困擾。
若你長期受腸胃問題影響,歡迎預約臻品中醫,由專業醫師為你制定專屬調理方案。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0d3zpY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