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可能與生活作息、情緒壓力、荷爾蒙變化、器官機能下降等多種原因有關。中醫強調「辨證論治」,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體質與症狀,給予相應的調理方案。
兒童失眠常與發育、神經系統及情緒有關,長期服用中藥對孩子較困難,因此可搭配穴位與適量藥物輔助。
耳穴:神門、神經衰弱區、睡眠深沉穴
體穴:足三里、三陰交(強壯元氣)
中藥建議:
失眠+夜間頻尿:天王補心丹、歸脾湯加減
夜驚或夢遊:桂枝龍牡湯、加味逍遙散
半夜惡夢:酸棗仁湯、梔子豉湯加減
易腹瀉、早起困難、整天疲倦:黃耆建中湯、豬苓湯加減
3–6成女性在更年期會出現失眠、淺眠、易醒、多夢等問題,常與荷爾蒙變化及臟腑陰陽失衡有關。
潮熱型(肝腎陰虛)
症狀:午後潮熱、口乾舌燥、眼乾
治法:滋補肝腎,六味地黃丸;腰酸加左歸丸,手腳冷加右歸丸
腹瀉型(脾腎陽虛)
症狀:腹瀉腹脹、怕冷、腰痠背痛、手腳冰冷
治法:四逆湯、真武湯
心煩型(心腎不交)
症狀:煩躁、失眠、心悸、火氣大
治法:清心蓮子飲(輕度)、梔子豉湯(中度)、黃連阿膠湯(重度);腰酸者加天王補心丹
流汗型(陽亢)
症狀:多汗、精神亢奮、面紅耳赤
治法: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單純流汗可用甘麥大棗湯
老人常在凌晨1–3點(丑時,肝經當令)醒來,提示肝陰不足,影響肝的排毒與代謝功能。
常見伴隨症狀:眼乾澀、易疲倦、口乾口苦
調理原則:補肝必先實脾,健脾祛濕、固腎收斂
常用方劑:四君子湯 + 桂枝龍牡湯 + 六味地黃丸
藥材組合:生山茱萸、酸棗仁、生曬參、炙甘草、生龍骨、生牡蠣、茯苓、白芍、菟絲子、雞內金、白朮
健脾祛濕:生曬參、茯苓、白朮、炙甘草
固腎收斂:生龍骨、生牡蠣、菟絲子
降火安神:芍藥甘草湯
失眠應找出根本原因,勿長期依賴安眠藥
穴位按摩、耳穴貼壓配合生活作息調整,可提升療效
中藥需經中醫師辨證開立,避免自行抓藥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https://reurl.cc/EgW1Av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