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談快令人遺忘的『小兒麻痺』

2019/12/02

在西半球由於疫苗接種的成功,已經看不到『野生』、『天然』的小兒麻痺,雖然見不到『天然的』,但是最近卻常聽到『小兒麻痺』這個新聞,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由於『人工』的,一些由於小兒麻痺疫苗所引起的麻痺性脊髓灰質炎,也就是說人類自己『不小心』、害了自己所引起的!

小兒麻痺的元兇是『腸病毒』,跟目前流行的腸病毒是屬於『同宗』的(請見表一),傳染的途徑最主要是經由人與人之間呼吸道或糞口傳染,傳染的高峰期在於夏天,至於臨床症狀方面,受感染者大約有95%的人是沒有任何症狀,如果有症狀、常見的有:發燒、全身酸痛、嘔吐、噁心、腹痛、頭痛等,如果合併有骨骼肌虛弱、疼痛、無力感,甚至影響到腦膜(頸項強直酸痛)、大腦(燥動不安、嗜睡)等,就必須立即考慮本病的可能性。

感染小兒麻痺病毒、造成肌肉萎縮時,中醫是如何處理?

中醫將此病歸類為『痿證』,治療的方向著重於防止病情的進一步惡化、修復身體組織,至於用藥則需因人而異:

1.脾虛型小兒麻痺:除了有明顯的肌肉萎縮、無力之外,還經常合併有腹脹、腹瀉、胃口差的情形。

這種體質可以用一些『補脾健胃』的方式減緩病情惡化,例如黨參、白朮、扁豆、蓮子、薏苡仁等中藥。

2.肺熱型小兒麻痺:感染病毒後,突然出現肢體無力、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的情形,並且有咽喉乾燥、想咳又沒有痰的現象。

這種體質可以用桑葉、杏仁、桑白皮、地骨皮、知母等中藥來改善。

3.濕熱型小兒麻痺:除了肢體無力外,病患還伴有身體沈種感、胸口悶悶的,小便有熱痛感、舌苔黃黃的。

這種濕熱體質可以用蒼朮、黃柏、牛膝等中藥來改善。

4.肝腎兩虛型小兒麻痺:小兒麻痺已經一陣子,病患仍有腰酸背痛、不能久站,並伴有頭暈、耳鳴,甚至有夢遺、遺尿情形。

這種體質可以用一些滋補肝腎的中藥來改善,例如山茱萸、鹿茸、杜仲、山藥、澤瀉等中藥。

表一:腸病毒家族一覽表

分類 幾型次分類
A族克沙奇病毒 23
B族克沙奇病毒 6
小兒麻痺病毒 3
Echo病毒 31
腸病毒 4

                                                        (製表/陳勇利醫師)

如果得到腸病毒、小兒麻痺病毒該怎麼辦?

令人遺憾的,現代醫學目前並無特殊的抗病毒藥物可以用來治療腸病毒感染,正確使用中藥也許能延緩、減低病毒對身體的傷害,但是,終不如事前正確使用小兒麻痺疫苗、完全預防來得有效率,不是嗎!

 

                                                                                  臻品中醫 院長 陳勇利 中西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