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媒體報導

小兒感冒分四類型?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談體質調理《台灣日報》

媒體報導

小兒感冒為什麼反覆?

幾乎所有家長都曾帶小孩看過感冒門診。西醫治療多以消炎藥、止咳化痰藥與解熱鎮痛藥為主;中醫則強調「辨證論治」,必須根據小朋友的體質與症狀,開立不同的方藥。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感冒並非單一疾病,在中醫角度至少可分為四種類型,治療方式完全不同。


中醫觀點:小兒感冒四大類型

1. 傷寒型感冒(風寒感冒)

  • 症狀:發燒、怕冷,蓋被子仍覺得冷;頭痛、鼻塞、流鼻涕,無喉嚨痛與流汗。

  • 治療原則:解表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微微出汗。

  • 常用藥材:紫蘇葉、杏仁、荊芥、防風、桂枝、麻黃、桔梗、前胡、羌活。

  • 日常調理:可簡單使用薑母茶,幫助祛寒。

2. 風熱型感冒

  • 症狀:發燒明顯、喉嚨痛;頭痛、鼻塞、噴嚏;咳嗽痰黏稠、甚至呈黃色。

  • 治療原則:清熱解毒、疏風止咳。

  • 常用藥材:菊花、連翹、桑葉、金銀花、薄荷、牛蒡子。

3. 暑濕型感冒

  • 症狀:高燒不退、全身倦怠、食慾不振,常伴隨腹瀉或嘔吐,舌苔黃膩。

  • 治療原則:清熱化濕、和中止瀉。

  • 常用藥材:香薷、金銀花、藿香、佩蘭、厚朴、黃連、扁豆。

  • 好發時機:炎炎夏季最常見。

4. 咳嗽痰多型感冒

  • 症狀:以咳嗽、痰多為主;頭痛、喉痛、發燒不明顯。

  • 治療原則:化痰止咳,分痰性論治。

  • 常用藥材:

    • 黃痰: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魚腥草、紫苑。

    • 白痰:萊菔子、白芥子、紫蘇子、枳實、竹茹、陳皮。


成分解析:中藥在感冒治療中的角色

  • 解表藥(如荊芥、防風):促進微汗,排除風寒。

  • 清熱藥(如金銀花、連翹):對應發燒、喉嚨痛。

  • 化濕藥(如藿香、厚朴):改善腸胃症狀。

  • 化痰藥(如陳皮、紫蘇子):針對痰濕咳嗽。

陳勇利博士提醒,這些藥材的使用並非隨意搭配,而是必須由醫師根據孩子的體質與症狀辨證處方。


日常保養建議:預防勝於治療

  1. 保暖防寒:天氣變化時注意衣著,避免著涼。

  2. 均衡飲食:多攝取蔬果,減少冰冷飲料與油炸食物。

  3. 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

  4. 運動習慣:適度運動,幫助氣血循環。

市售成藥 vs 中醫辨證調理

方式 市售感冒藥 中醫辨證調理
原理 緩解症狀(止咳、退燒、消炎) 依感冒類型選方,治本扶正
優點 快速見效,方便取得 個人化治療,減少復發
風險 可能嗜睡、腸胃不適 必須專業醫師辨證,避免誤用

結論:辨證分型,讓孩子不再反覆感冒

小兒感冒雖常見,但其背後類型不同,治療方式也完全不同。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父母若只依靠單一偏方,可能無法有效緩解,甚至延誤治療。透過中醫辨證,確認孩子是風寒、風熱、暑濕或痰多型,才能安全有效地改善。

👉 如果您的孩子常感冒或反覆不癒,建議諮詢臻品中醫診所,由專業醫師提供專屬體質調理建議。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報導


臻品中醫診所

地址:台中市東興路二段341號
電話:04-2475-6986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

※本文內容僅供中醫養生與疾病保健知識參考,非屬治療宣稱,若有身體不適或疾病相關問題,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