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媒體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於『風濕』?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解析《聯合報》

媒體報導

關節痛=風濕?迷思大破解

許多人一旦關節痛,就直覺認為是「風濕」在作怪。事實上,關節炎有多種類型,包含退化性、類風濕性、痛風性、僵直性等。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博士提醒,不同的關節炎,病因與治療方式差異極大,不能一概而論。


常見關節炎的臨床症狀(表二)

下表彙整常見關節炎的症狀與特色,方便快速辨識:

關節炎 臨床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 晨起關節僵硬、上下樓困難、關節疼痛,甚至關節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疼痛對稱發生,持續六週以上,抽血檢查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痛風性關節炎 關節急性劇痛,日輕夜重,多見於腳趾關節,血中尿酸升高。
僵直性關節炎 長期下背痛,晨間僵硬,抽血檢查 HLA-B27 可能呈陽性。

(製表/陳勇利醫師)


西醫與中醫對關節炎的不同思維

  • 西醫觀點:重視組織與免疫學變化,常用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或局部注射類固醇。

  • 中醫觀點:從整體出發,將各種關節炎統稱為「痹症」,再依 陰陽屬性 與症狀分類,透過辨證論治改善。


中醫常見三大「痹症」類型(表三)

類型 臨床症狀 常用中藥
寒痹 遇冷疼痛加劇,怕風、全身酸痛。 葛根、桂枝、白芍、甘草、羌活、白芷
熱痹 關節痛伴隨口乾、口苦、大便不暢、心煩失眠。 石膏、知母、甘草、連翹、海風藤
虛痹 病久關節變形、屈伸不利,舌質黯淡、有瘀斑、腰酸背痛。 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黃耆

保養建議:關節炎患者日常該注意什麼?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提醒,除了就醫治療,生活管理同樣重要:

  1. 保持適度運動:游泳、快走等低衝擊運動,避免久坐。

  2. 飲食均衡:少吃高油脂、高普林食物,避免加重關節負擔。

  3. 注意保暖:寒冷時做好關節保護,避免冷風直吹。

  4. 情緒調適:壓力大會使免疫系統失衡,間接加重病情。


結論:辨清類型,治療才有效

關節炎並非單一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也不能等同於「風濕」。中西醫結合、辨證施治,才能有效改善症狀、延緩病程。
👉 如果您或家人有長期關節痛,建議及早就醫,由專業中醫師評估,找到合適的調理方案。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聯合報》報導

臻品中醫診所
地址:台中市東興路二段341號
電話:04-2475-6986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

※本文內容僅供中醫養生與疾病保健知識參考,非屬治療宣稱,若有身體不適或疾病相關問題,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