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回暖,本應感到舒適,但部分民眾卻長期受到「乾燥症」困擾:眼乾、口乾、氣管乾,甚至女性陰道乾澀,喝再多水也無法改善。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乾燥症是一種與免疫失調相關的疾病,往往合併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不能單純視為「火氣大」或一般的口渴。
乾燥症:侵犯外分泌腺體,造成全身性乾燥症狀(眼、口、氣管、皮膚、陰道)。
伴隨疾病:常與自體免疫疾病並行,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等。
風險提醒:若長期眼乾口乾,不只是補水即可,應排除是否為免疫系統異常。
乾燥症與「上火」不同,治療需依體質辨證,並非一味使用清熱藥。傳統醫籍如《通俗傷寒論》、《濟川煎》皆有對應療法。
證型 | 臨床症狀 | 治療原則 | 中藥舉例 |
---|---|---|---|
上焦乾燥型 | 眼乾、口乾 | 養陰滋肺 | 麥冬、石斛、玉竹 |
中焦乾燥型 | 腹脹、大便秘結 | 潤腸補脾 | 石膏、知母、麻子仁 |
下焦乾燥型 | 陰道乾燥、皮膚乾燥 | 滋養肝腎 | 黃柏、生地、山茱萸 |
氣血兩淤型 | 手足麻木、關節疼痛 | 活血通絡 | 丹參、威靈仙、紅花 |
如果只是口渴,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建議依症狀進一步區分:
證型 | 伴隨症狀 | 治療原則 | 中藥舉例 |
---|---|---|---|
氣份口渴 | 大便秘結、面紅、舌苔黃 | 清熱通便 | 大黃、蒲公英 |
血份口渴 | 煩躁、斑疹、舌質紅絳 | 涼血退熱 | 黃連、竹葉 |
濕熱口渴 | 胸悶、疲倦、無力感 | 清濕化熱 | 茵陳、豬苓 |
陰虛口渴 | 失眠、潮熱、手足心熱 | 滋陰補腎 | 丹皮、澤瀉 |
先排除藥物副作用:如抗組織胺、抗憂鬱藥。
檢查潛在疾病:糖尿病、肝炎、腎臟病變等。
定期追蹤免疫狀況:長期眼口乾應諮詢風濕免疫科醫師。
配合中醫調理:根據體質選方,避免自行買藥誤用。
乾燥症不僅是「多喝水」就能解決的問題。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應透過正確的西醫檢查確認病因,再配合中醫體質調理,改善乾燥不適,並降低合併免疫疾病的風險。
👉 若您有持續眼乾口乾或不明原因的乾燥不適,請及早就醫,並透過專業中醫師調理體質。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聯合報》報導
臻品中醫診所
地址:台中市東興路二段341號
電話:04-2475-6986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
※本文內容僅供中醫養生與疾病保健知識參考,非屬治療宣稱,若有身體不適或疾病相關問題,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