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壓力沉重,失業率、天災甚至國際事件,都可能讓人心情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臻品中醫診所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壓力若沒有適當出口,容易干擾自律神經,引發失眠與心律不整。若「心臟噗通亂跳」的感覺持續,甚至伴隨胸悶、頭暈,就必須正視這個健康警訊。
正常心跳加速:看到驚嚇場景或緊張情境時,心跳加快屬於正常生理反應。
需注意的異常:若平時無刺激卻頻繁出現胸口悶、心跳加速、呼吸困難、頭暈甚至短暫意識喪失,就可能是心律不整。
臨床上分為兩大類:
心跳過快型
心跳過慢型
現代醫學可透過運動心電圖或 24 小時心電圖檢查。
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中醫的「心」概念,包含大腦與情緒功能,並不等同於西醫的心臟。因此,中醫治療心律不整,必須依病人體質「辨證施治」,不能只靠單一藥方如「天王補心丹」來應對。
膽虛型心悸
症狀:容易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調理: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茯神等安神養心。
虛火型心悸
症狀:心悸伴口乾、手心熱、心煩、頭暈。
調理:黃連、阿膠、知母、熟地,幫助清熱養陰。
心陽虛型
症狀:心跳過慢、胸悶、手足冰冷、頭暈。
調理:桂枝、龍骨、牡蠣、麥門冬、甘草,補益心陽。
痰濕型
症狀:心律不整伴咳嗽痰多、晨間水腫。
調理:茯苓、附子、白朮等,溫陽化濕。
除了藥物治療,日常保養也不可忽視:
調適壓力:透過運動、靜坐、規律作息舒緩緊繃情緒。
避免刺激:減少咖啡因、菸酒攝取,降低對心律的影響。
規律檢查:若持續心悸或頭暈,應搭配心電圖檢測,釐清病因。
陳勇利博士院長強調,心律不整的背後可能涉及自律神經失衡、心臟疾病或內分泌異常,不能掉以輕心。現代醫學檢查與中醫體質調理相結合,才能真正掌握健康。
👉 若經常感到心悸或胸悶,應及早就醫,透過專業醫師診斷後再決定合適的治療與調理方式。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自由時報》報導
臻品中醫診所
地址:台中市東興路二段341號
電話:04-2475-6986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
※本文內容僅供中醫養生與疾病保健知識參考,非屬治療宣稱,若有身體不適或疾病相關問題,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