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媒體報導

「善變的春天」──談氣喘的中醫對策《聯合報》

媒體報導

春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濕度忽高忽低,不僅容易引發過敏,也常讓氣喘患者症狀加劇。根據統計,台灣氣喘的發生率已達 5–6%,比十年前增加約五倍。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博士指出,氣喘除了依靠西醫藥物急救控制外,中醫從 外感型與內傷型兩大方向切入,透過辨證體質調養,可以在非發作期降低反覆發作的風險。


氣喘的西醫治療

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呼吸困難可能危及生命,建議立即就醫。西醫治療多以兩類藥物為主:

  1. 支氣管擴張藥物:如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茶鹼、抗膽鹼藥,能使平滑肌放鬆、支氣管擴張。

  2. 抗發炎藥物:如 cromoglycate、類固醇,用以抑制氣管發炎與腫脹。


中醫的兩大對策

一、外感型氣喘(急性誘發型)

當外邪侵襲肺部,氣管因寒熱或燥濕失調而引起發作。

類型 臨床症狀
風熱型 咳嗽痰稠、黃色痰,喘息氣粗,常伴喉嚨痛、頭痛,脈浮數
風寒型 喘伴畏寒、頭身疼痛,痰多質白,脈浮緊
肺燥型 喉癢乾咳、少痰,鼻咽乾燥
濕熱型 痰多色白、胸悶、疲倦,舌苔黃膩

二、內傷型氣喘(體質相關型)

本身就有氣喘宿疾,遇誘因則反覆發作。

類型 臨床症狀
腎虛型 長期氣喘,一動就加重,伴腰膝痠軟、咽乾口燥
陰虛型 乾咳少痰、痰帶血絲,兼有潮熱、顴紅、盜汗
肺虛型 聲音微弱、氣短易喘,白天出汗多
脾虛型 胃口差、常腹脹,大便不成形、痰多

中醫預防與調養建議

  1. 避免誘因:塵蟎、二手煙、冷空氣、氣候驟變、車輛廢氣、香水、黴菌、花粉與病毒感染。

  2. 非發作期調養:根據體質適度調補,如 冬蟲夏草、貝母、冬瓜子、沙參、粉光參 等。
    ⚠ 陳勇利博士提醒:補藥不可隨意服用,若體質不合,反而可能引起內熱、誘發氣喘。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

氣喘是一種慢性疾病,除了急性發作需依賴西醫藥物控制,日常保養同樣重要。透過中醫辨證體質,適度調整肺、脾、腎功能,搭配生活避開誘因,能夠幫助減少氣喘反覆發作的困擾。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聯合報》報導

臻品中醫診所
地址:台中市東興路二段341號
電話:04-2475-6986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

※本文為中醫健康知識分享,非屬治療宣稱;若有氣喘或呼吸困難情形,請立即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