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痺(脊髓灰質炎)曾經是許多父母心中的噩夢。隨著疫苗普及,西半球已幾乎看不到天然的「野生小兒麻痺」,然而近年卻再度被媒體提及。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這些新聞多半與「人工」產生的疫苗衍生病例有關,提醒大家:預防仍然是最有效的保護方式,而若不幸罹病,中醫也能提供體質調理的方向。
小兒麻痺的元兇是腸病毒,與現今流行的手足口病病毒同屬一大「家族」。多數感染者(約95%)沒有症狀,少數會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全身酸痛等,若進一步引發肌肉無力、腦膜或中樞神經症狀,就必須警惕。
在中醫理論中,小兒麻痺被歸類為「痿證」,核心治療原則是 防止惡化、扶正祛邪、調理臟腑。臨床會依體質差異分型論治。
症狀:肌肉無力、萎縮,伴隨腹瀉、胃口差。
調理藥材:黨參、白朮、扁豆、蓮子、薏苡仁。
作用:健脾益氣、幫助消化吸收。
症狀:突然肢體無力、口乾舌燥、皮膚乾、咽喉乾咳少痰。
調理藥材:桑葉、杏仁、桑白皮、地骨皮、知母。
作用:清肺潤燥,改善熱盛引起的不適。
症狀:肢體沉重、胸悶、小便短赤灼熱、舌苔黃。
調理藥材:蒼朮、黃柏、牛膝。
作用:清熱燥濕、強健下肢。
症狀:病程較久,出現腰酸背痛、頭暈耳鳴、遺尿、夢遺。
調理藥材:山茱萸、鹿茸、杜仲、山藥、澤瀉。
作用:滋補肝腎、改善久病虛弱。
預防重於治療:疫苗仍是最有效的小兒麻痺防線,家長應遵循接種計畫。
加強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腸病毒透過糞口或飛沫傳染。
體質調理:若有長期疲倦、食慾差或反覆無力狀況,應尋求中醫師評估,進行個人化體質調整。
方式 | 市售保健品/自行偏方 | 專業中醫調理 |
---|---|---|
原理 | 著重單一補品或營養劑 | 依體質辨證,分型用藥 |
風險 | 缺乏監管,可能無法針對症狀有效 | 醫師監控,避免誤用與副作用 |
彈性調整 | 固定配方,無法隨病情調整 | 可隨體質與病程動態調整處方 |
效果 | 效果有限,甚至延誤治療 | 長期漸進,改善虛弱,減緩惡化 |
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現代醫學對腸病毒尚無特效藥,正確的疫苗接種才是最有效的保護手段。若不幸感染小兒麻痺,中醫的體質調理可協助減緩病程,避免進一步惡化。唯有專業診斷與預防並行,才能守護孩子的健康。
👉 若您的孩子有發育遲緩或長期虛弱的情形,建議諮詢臻品中醫診所,由專業醫師提供全方位的調養建議。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報導
地址:台中市東興路二段341號
電話:04-2475-6986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tw
臻品植萃線上商店:https://shop.fineherbs.com.tw
※本文內容僅供中醫養生與疾病保健知識參考,非屬治療宣稱,若有身體不適或疾病相關問題,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