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腦性麻痺、該放棄嗎?談中醫能給您什麼幫助

2019/12/21

什麼是腦性麻痺?

指腦部在發育完成前,因任何原因使腦組織受傷變性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狹義的定義是指嬰兒在產前、產中或產後兩週內發生的腦傷;廣義的說法更包括了嬰、幼兒期內各種疾病導致者。

腦性麻痺患者的障礙主要來自於肌內動作的控制不良,這些孩童在外表上常呈現四肢無力、僵硬、笨拙、搖晃不定、平衡困難,腦性麻痺也可能合併感覺、智力、視力、聽力、語言、認知、行為及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問題,並且影響腦部的趨向成熟;障礙程度由輕度到極重度都有可能發生,視其腦部受傷的部位多寡而定。

輕度障礙者可能只有一隻手或腳稍稍笨拙些,甚至不易為人察覺,而極重度者可能映及全身,終身需要仰賴他人照顧;臨床上,主要分成四大類:

1.痙攣型:以肌肉僵硬不靈活為主要特徵

2.徐動型:特徵在於動作控制不良,常出現誇大的動作,尤其在啟動一個動作時,會伴隨全身動作及臉部表情扭曲的現象

3.舞蹈型:動作特徵是搖搖晃晃或顫抖,常存在平衡困難的現象

4.混合型:合併多種類型,許多未經復健的學齡腦性麻痺多呈現出此障礙特徵

腦性麻痺該怎麼辦?中醫能治療嗎?

腦性麻痺的最主要治療是以運動訓練為主,如果能及早建立較健全的運動模式,日後就有機會步行活動,過獨立的日常生活,相反地,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很可能漸漸形成許多固定不良的姿勢,甚至肢體畸型,無法行動而終生殘廢。至於中醫的治療則以『填精補髓』為主幹,使用中藥有四個原則:

1. 化痰通絡:腦性麻痺在中醫的醫學術語是屬於『五遲』、『五軟』,辨證上病患多有『痰淤積結』的現象,中藥的使用會用一些化痰通絡的中藥,例如紅花、乳香、沒藥、丹參等。

2. 滋肝補腎:中醫的『肝』主筋(神經肌肉)、『腎』主『骨』,使用滋肝補腎的中藥合併復健治療,對於肌肉萎縮、復健有一定的幫助。

3. 開脾補氣:小病患的胃腸吸收往往不如正常人,發育所需的營養自然也不足,使用一些具有開脾作用的中藥當然有助於復健。

4. 填精補髓:腦性麻痺在中醫的辨證屬於『精髓不足』,由於腦細胞在五、六歲時已經發育成熟定型,所以一些填精補髓的中藥,例如冬蟲夏草、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等,也必須及早使用、效果才理想!

隨著腦部的成長,腦細胞功能的發展與日俱增,小孩的發展是多向並進的,任何一方面的障礙,都會因互相牽制而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因此,不少腦性麻痺的小孩都膽怯、畏縮、依賴性特強,一副懶洋洋、病懨懨的樣子,有時變得煩燥不安、愛哭愛鬧,做父母的除了『耐心』十足外,及早就醫、復健治療,才是首要之道! 

                                                                                   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 中西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