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大暑濕熱養生指南:阿利博士提醒先顧脾氣,祛濕清爽一整夏

阿利博士院長專欄 2025/07/23

大暑一到,天氣卻又濕又悶,為什麼人反而覺得更疲倦?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博士提醒,這正是「濕熱困脾」的典型體感。夏季陽氣最盛,卻遇上連日陰雨、悶熱潮濕,脾胃功能容易受阻,導致倦怠、腸胃脹悶、甚至食欲下降。中醫建議此時養生應「不躁、不補」,以祛濕養脾為主,透過飲食與生活調整,幫助身體順應節氣,恢復清爽好元氣。

 

一、大暑濕熱為什麼讓人更疲憊?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陽氣最旺的時候,但若天候潮濕、雨水頻繁,反而會讓人體感覺悶熱不適。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當濕氣過重時,脾氣被困,氣機不暢,就容易出現:

  • 白天昏沉、提不起精神

  • 腸胃悶脹、消化不良

  • 身體覺得黏膩沉重

這些都是濕熱影響脾胃的訊號。

 

二、夏季常見的錯誤養生方式

許多人一到夏天就愛吃冰、喝含糖飲料,或是進補消暑,但這些做法反而讓濕氣更重:

  • 冰品、冷飲:損傷脾陽,讓水分滯留更嚴重

  • 高糖食物:加重腸胃濕熱,造成倦怠

  • 過度進補:反而增加身體負擔,不利於祛濕

 

三、大暑養生三大建議:祛濕養脾為主

陳勇利博士提醒,想要在濕熱天氣中維持清爽元氣,可以從以下方法著手:

  1. 飲食清淡,少冰少甜
    減少生冷、油膩食物,避免阻礙脾胃運化。

  2. 多吃祛濕食材
    薏仁、紅豆、冬瓜等,都是天然利水、幫助脾胃排濕的好選擇。

  3. 留意身體訊號
    若經常覺得腸胃悶脹、精神倦怠,可能是濕熱已困住氣機,建議尋求中醫專業調理。

 

四、結語:順應節氣,讓身體清爽不疲倦

大暑濕熱,不必硬撐或亂補,反而要「順時而養」。只要調整飲食與作息,適度祛濕養脾,就能減少濕熱帶來的黏膩倦怠。若您近期經常覺得悶、黏、累,甚至腸胃不適,歡迎到臻品中醫與阿利博士聊聊,透過專業診斷,找到最適合您的調理方式,陪您一起清爽安然度夏。

 

臻品中醫診所 04-2475-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

👉【線上預約】https://bit.ly/4fRvS5a

👉【臻品官方LINE】https://lin.ee/j90q4OS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