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健康專欄

狐惑?談天皰瘡中醫觀

2019/12/07

 最近天氣氣流旺盛,熱氣流急速上昇、造成冰雹的特異現象,這種內寒(冰雹)外熱(夏天天氣熱)的天候,讓我想起一個特別的疾病-「天皰瘡」。

 

何謂天皰瘡?症狀又有哪些呢?

 是一種原因不明,慢性、再發性的水皰症,屬自體免疫性疾病,皮膚與黏膜均可受侵犯,好發於頭、面、頸、胸部、背部、腹股溝、腋下及生殖器等部位,也常發生在口腔、鼻腔、食道、眼、陰唇、龜頭及肛門黏膜處;臨床表現可分為四型:

1.尋常型:在外觀正常的皮膚上出現瘡壁鬆弛的大瘡。

2.增殖型:好發於皺折部位,為肉芽增殖損害性表面糜爛。

3.落葉型:起病於頭、面及軀體上部而後發展至全身,為淺在的鬆弛水皰。

4.紅斑型:好發於頭面部及胸背部,在面部皮疹類似脂溢性皮炎或紅斑狼瘡損害。

 

 這種皮膚與黏膜破損的疾病、中醫稱為黃水瘡、火赤瘡,中醫古書<醫宗金鑑>記載:「初起小如芡實,大如棋子,焮熱疼痛,潰破毒水津爛不臭。」產生的原因主要心脾兩虛、暑濕熱邪內犯,長久累積下來、蘊久化燥,灼津耗氣,產生氣陰兩傷、天皰瘡。

 

 天皰瘡的表現之一:口腔潰瘍、疼痛、無法張開,雖然與平時的火氣大、口腔潰瘍,有點像、兩者都有熱證(表一),但是天皰瘡是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外熱內寒、不可以過度使用清熱退火藥物,必須適時使用補藥,口腔潰瘍則以清火退熱為主要治療方向,治療上可截然不同。

 中國人的熒惑之星「火星」、即將於827日大接近地球,傳說中每當熒惑之星接近、造成「熒惑守心」,表示帝王被侵犯、有亡故之災,可是歷史學家已經證明,歷史上出現過23次的「熒惑守心」,其中有17次都是偽造的,天皰瘡中醫也是有個別名-「狐惑」,取這個名字,也是用來形容這個疾病的棘手、像狐狸般難以捉摸,而不是用來形容病人本身自己,為此正名乎、也請正確治療,勿諱疾就醫。

 

表一:天皰瘡VS單純口瘡中醫治療

 

天皰瘡

單純口瘡

臨床表現

除了嘴破之外,其他黏膜處也可見到潰瘍情形

單純口腔黏膜破損。

治療原則

初期以清熱為主,中後期則側重涼補

清熱生津

中藥舉例

黃耆、防風、地骨皮、桑白皮、生地黃、紅花

石膏、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

禁忌

禁用長期退火中藥

禁用補藥、以免火上加油

                                                                 (製表/陳勇利 醫師)

 

                                                                                     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  中西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