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

媒體報導

秋燥養生 中醫師:體質是可以改的!(內附體質簡易判斷表格)《聯合報》

媒體報導

秋天氣候轉為乾燥,正是適合調養身心的季節。揮別盛夏的濕熱,許多人開始感受到皮膚乾癢、咽喉不適或是腸胃消化問題。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指出,秋季養生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的體質並加以改善」,透過飲食、作息與正確保健方式,不僅能減少秋燥困擾,更能逐步優化體質,達到預防疾病、強健身心的效果。


中醫觀點:體質可以改變

許多人以為「體質是天生的」,無法調整。但陳勇利博士院長強調,體質雖然部分受基因影響,但更大因素來自後天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運動狀態與用藥方式。中醫強調「體質動態可調」,只要有意識地調整生活方式,就能讓身體逐漸走向平衡。

例如:長期攝取過量冰飲的人,容易形成「寒性體質」;愛吃辛辣油炸者,則偏向「熱性體質」。若能對照自身狀況,逐步調整飲食,就能改善反覆出現的不適。


體質簡易判斷法

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民眾可以透過日常觀察,簡單判斷自己的體質傾向:

  • 寒性體質

    • 收縮壓:小於 120

    • 排便:非常不成形

    • 舌頭顏色:蒼白

    • 喝水習慣:偏好熱水

  • 熱性體質

    • 收縮壓:大於 120

    • 排便:便秘、痔瘡

    • 舌頭顏色:紫紅,甚至伴隨口破

    • 喝水習慣:想喝冰水

  • 虛性體質

    • 收縮壓:小於 120

    • 排便:稍微不成形

    • 舌頭顏色:略微蒼白

    • 喝水習慣:不太想喝水

  • 實性體質

    • 收縮壓:稍微大於 120

    • 排便:有些便秘

    • 舌頭顏色:稍微暗紅

    • 喝水習慣:正常

※以上僅為簡易判斷,若有長期或嚴重症狀,建議由專業中醫師進一步診斷。


中醫望聞問切:學會觀察自己

在課程中,陳勇利博士院長透過「望、聞、問、切」實際示範,教導學員如何觀察自己的體質。包括:

  • 望:觀察氣色、舌苔、身形。

  • 聞:留意氣息與聲音變化。

  • 問:詢問生活習慣、飲食、睡眠。

  • 切:把脈了解臟腑氣血狀態。

中醫的診斷並非只看單一指標,而是綜合判斷,這也正是體質調整的關鍵所在。


秋季養肺食材推薦

秋天乾燥,特別容易影響呼吸系統與皮膚。臻品中醫整理常見養生食材,適合入秋時節食用:

  • 白蘿蔔:降氣化痰,改善虛火咳嗽,但不宜與人參、熟地同食。

  • 木耳:潤肺化痰,黑木耳富含鈣鐵,白木耳有助降血壓。

  • 蓮子:健脾止瀉,適合脾虛型久咳者。

  • 南瓜:溫補不寒,有助改善攝護腺肥大與腸胃虛弱。

  • 白果:溫腎補肺,適合久咳與遺尿,但不可過量。

  • 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被譽為「東方小人參」,能增強免疫力。

這些食材若能融入日常餐飲,不僅能減少秋燥引發的不適,也能逐步改善體質。


實例分享:學員的收穫

在一場秋季養生講座中,33位學員參與,其中19位超過65歲。即便年長,大家仍展現高度好奇心與學習熱情。

  • 84歲的莊姓學員,勇於自願接受現場問診,讓大眾直觀了解中醫診斷過程。

  • 71歲的退休老師分享,透過課程學會了如何用舌頭、排便來觀察體質,覺得受用無窮。

  • 55歲的藝術家則表示,回家後馬上能應用於日常飲食調整,幫助生活更健康。

這些案例顯示,中醫養生不分年齡,人人都能從中受益。


結論:認識體質,掌握秋季健康

秋天是最適合養肺與調養體質的季節。臻品中醫 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體質不是注定無法改變,而是可以透過「飲食有節、作息調整、適度運動」逐步改善。懂得觀察自己的身體訊號,並配合專業醫師的指導,就能在秋季有效預防疾病,迎接健康冬天。

👉 若您想更深入了解自己的體質,或需要個人化的養生建議,歡迎親自預約臻品中醫診所,讓專業醫師陪伴您一起調養。

新聞來源:本文內容引述自本文全文原刊載於《聯合報橘世代》報導

 

臻品中醫院長 陳勇利博士  (04)2475-6986

【網路掛號】點我預約

【臻品官方LINE】 https://lin.ee/j90q4OS

【臻品中醫官網】https://www.fineherb.com.tw/

媒體文章出處:聯合報橘世代https://orange.udn.com/orange/story/121406/4942071

 

※本文內容僅供中醫養生與疾病保健知識參考,非屬治療宣稱,若有身體不適或疾病相關問題,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後進行治療。